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ID:35349079

大小:61.8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3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有力量”的道理。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纶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2、。本单元选编的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预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木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

3、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口Jo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8个生字。2、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3、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4、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主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5、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耍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教学难

4、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吋,口语交际1课吋,习作3课吋,回顾•拓展1-2课吋。)六语下第二单元教材简析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

5、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牛用朴素口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出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回顾•拓展二》提供

6、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牛更加深入的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语文以《清叨》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单元总体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屮加以

7、运用。【单元教学建议】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是本组的难点,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所以建议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2、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3、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4、・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

8、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