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浅谈

引导式教育浅谈

ID:35352479

大小:54.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引导式教育浅谈_第1页
引导式教育浅谈_第2页
引导式教育浅谈_第3页
引导式教育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引导式教育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引导式教育浅谈乔风2012-8-14如何进行教育,千百年来,无数的家长、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不断地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甚至几次发起了“在教育上,家长、老师、社会,谁更重要”的大讨论。就教育问题,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模式和方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努力似乎没有在教育领域引起重大突破,填鸭式教育的大框架始终没有改变,受教育者的潜质得不到充分发挥。作为一名受教者,笔者回顾了自己的受教历程,作为一名家长,笔者不断回顾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反复在实践中检验,由此发现:引导是教育的最基

2、本的方法,其目的则是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路不见得成熟,想法不见得正确,在此叙述,以求同仁斧正。—'引言每个家长都会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的越多越好。但是孩子毕竟是一个活泼、鲜明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感觉、情感和思维。不可能象计算机那样,你想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施教者唯一能做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就是高度负责地激发孩子的兴趣,激起他学习的巨大兴趣和欲望,即引导孩子的学习。美国教育家兰本达说:“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一一他越是有动力一一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

3、一过程合作”。要“卷入”必然要有兴趣,这种兴趣和动力能够延伸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可见,孩子学习好坏,全在于引导是否得当。当然,引导决不是强加,不能心急。孩子固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脆弱,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我们不能让他们一口吃一个大胖子。引导孩子,也决不能带有任何狭义和自私的东西。年幼的孩子,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大人怎么教,他们往往就会怎么学。要想孩子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自己本身也必须有不屈的毅力;要想孩子正气浩然,自己也不能过于狭义。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善于给孩子讲

4、解他们关心的一些不符合社会主流的现象和事情,以修正孩子的心态。其实,引导就发生在我们生活之中的每时每刻,就看我们是否注意我们的引导方法。二、善加引导,培育孩子的勇敢精神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子是不知道害怕的,但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对孩子过于关注和不正确引导,往往使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剥夺了他们勇敢的品质。另外,害羞是人类的共性,不仅小孩如此,大人亦然。诚然,害怕和害羞有利于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但是过分的害怕和害羞,却会抑制孩子的活跃思维和求知欲望,压抑孩子的心理,从而阻止孩子的发展和坚强毅力的形成,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及性格病态的发生。因此,施

5、教者应细心观察,找出孩子产生恐惧的原因,善加引导,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害羞心理,解放孩子的思想,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造就孩子的创新能力。只要孩子敢于学习,敢于实践,那么什么都好说。尽管激将法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效,但是在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的过程中,决不能训斥、打击孩子,说孩子是“胆小鬼”,甚至给以处罚,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胆小状况,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三'常加引导,培育孩子的良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品质的基础。要想孩子有良好的品质,则

6、必须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那么良好的习惯有哪些?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莫过于善于观察、敏于思考的好习惯了。观察是认识事物、解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没有观察,智力发展就好像树木生长没有了土壤一样,失去了根本。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观察力差。因此,施

7、教者必须对孩子常加引导,培养孩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其方法正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的那样: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学而不思则罔,这已经是天下人的共识。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敏于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习到的知识,并藉此创新。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认为,思维的过程就是智力操作的过程,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施教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受教者记忆了多少新东西,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正确的思考方法,养成他们敏于思考的好习惯,培育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此,施教者必须时时上心,层层设疑,步步引导。四'结束语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

8、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引导得法,多方配合,就能激发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较强的能力。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