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电路分析基础

ID:35371392

大小:54.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电子电路分析基础_第1页
电子电路分析基础_第2页
电子电路分析基础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分析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2011级本科生修读一门全新的电路入门基础课一《电子电路分析基础》本学期信电系开设一门全新的电路入门基础课一一“电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号:101C0270,5学分),共两个教学班,分别有陈抗生教授和江晓清教授主讲,此课可替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电子电路基础I”(3学分)与“电子电路基础II”(3学分)两门课。具体教学班信息如下:学期课程名称周学时教师姓名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学分秋冬电子电路分析基础4.0-2.0江晓清周三第1,2节;周五第3,4,5节紫金港西2-412(多)*5秋冬电了电路分析慕础4.0-2.0陈抗生周二笫9,10节;周五

2、第3,4,5节紫金港M1-307(多);紫金港西1-309(多)5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修读。注:对于暑假前已选择《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号为111C0160或111Z0020)的同学,已自动转至相应的《电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班中。信电系教务办2012年9月7日附:《电子电路分析基础》来源介绍2012年6月8日下午,学校教务处约请电气学院、信电系部分从事电路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就电路类课程建设进行座谈。与会老师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要求电路类课程教学随电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提高,与时俱进,以适应市场对电路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家回顾了近5年浙大电子信息类

3、专业在电路类课程改革方面的实践过程,肯定了电路入门基础课改革的基本思路,即突破原课程纵向条状分割,按知识的递进层次进行横向联合构建,从电路系列课程整体出发,实施教学内容整合。与会人员经讨论达成共识,同意将现行的“电路原理甲(1)”(4学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学分)两门课,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级内容)重新进行设计,有机整合成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并重的一门全新的电路入门基础课一“电子电路分析基础”(5学分)。目前正在公示的“2012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电气学院和信电系各有一个与之相关的项目获得一等奖,“电子电路分析基础”

4、课程建设将充分借鉴该两项目的改革成果,并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加以提升。由电气学院童梅副教授主持负责“电子电路分析基础”(5学分)课程的建设,电气学院姚缨英教授、孙晖副教授、范承志副教授、孙盾副教授、李玉玲副教授、沈红副教授、张红岩讲师,以及信电系陈抗生教授、江晓清教授、叶险峰副教授共同参与该课程的建设。鉴于陈抗生教授、江晓清教授在“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改革中积累的经验,2012年秋冬学期,信电系陈抗生教授、江晓清教授将率先开讲“电子电路分析基础”(5学分),课号为101C0270.此课可替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电子电路基础I”(3学分)与“电子电

5、路基础II”(3学分)两门课。以后将针对不同的选课对象与要求,将由多位老师开出具有不同风格与特色的“电子电路分析基础”课,供同学们选择。“电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以当今商用电路分析软件通用的电路分析方法为主线,强调数值分析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突出集成电路中的电路问题,强调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基于所构建的全新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紧密反映当今电子电路新技术的发展,使电路分析方法的教学以实际电路为载体,而对具体电路的教学,又有规范的电路分析方法指导。使电路学起来既不抽象,又易学,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教学时数。课程教学中紧紧抓住“专题研究”这个

6、牛鼻子,进行研究性的教与研究性的学,提髙同学分析研究实际工程电路问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