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ID:35376326

大小:58.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介绍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如食心虫、虫牙虫、豆天蛾、斜纹夜蛾、花叶病毒病和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以提高大豆种植水平。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徽淮北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在我国分布较广,东、南、西、北均有种植,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儿乎都有大豆的栽培。大豆生育期内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降。笔者现介绍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1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淮北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其幼虫钻蛀豆荚取食豆粒,将豆粒

2、咬成沟道或残破状,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农业丰产栽培措施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机结合起來。(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虫品种。抗虫品种一般为豆荚毛少、早熟的大豆品种;②及时秋翻秋耙,破坏幼虫越冬场所,提高死亡率[1]。(2)物理与生物防治。①采取黑光灯、频振式杀山灯等诱杀;②利用白僵菌防治脱荚幼虫。于幼虫脱荚前,用白僵菌拌细土或草木灰均匀撒在豆出垄台上,落地幼虫接触白僵菌他了后,遇适宜湿度便发病死亡;③人工释放赤眼蜂灭卵。丁成虫产卵盛期,按30万〜45万头/hm2放蜂量放蜂1次,可

3、降低虫食率43%左右,放蜂次数越多,防治效果越好。(3)化学防治。在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期,淮北大豆产区一般在8月下旬,当百米范围内有虫50〜100只,并出现蛾团时为药剂防治成虫最好时期。成虫盛发期后5〜6d,即为幼虫防治适期。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一是用80%敌敌畏乳汕1500-2250mL/hm2,取高粱秆或玉米秆切成20cm,—端去皮插在药液中,吸足药液制成药棒,将药棒未浸药的一端插在大豆出内,每5垄插1行,棒距4-5m,插600〜750棒/hm2;二是用氯氧菊酯、毒死脾等对水喷雾。入荚期幼虫防治一般用菊酯类

4、或其他触杀药剂对水喷雾于豆荚部位。2场虫豆妈以成、若虫聚集在大豆的幼嫩部位危害,受害严重吋叶片卷缩,并可以传播病毒病。防治措施:以药剂防治为主,应注意选择对天敌安全的农药,尽量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1)农业防治。清除越冬寄主,以减少虫源;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豆场发生危害。(2)化学防治。播种时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生长期内可用敌敌畏、辛硫磷、毗虫谢、抗啊•威等常量喷雾。也可用乐果撒毒土熏蒸。3豆天蛾豆天蛾在安徽省1年发生1代,8月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幼虫暴食期。幼虫咬食叶片,轻则导致叶面被吃成网孔状

5、,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杆,影响结实。防治措施:应在3龄前采取诱杀成虫、人工捕杀和药剂防治幼虫等措施。(1)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出间设置黑光灯诱杀,可减少发生数量。(2)人工防治。豆天蛾幼虫和蛹个体较大,可在秋季犁地时,跟犁拾虫,豆田大龄幼虫较多时,可人工捕杀[2]。(3)化学防治。在幼虫1~3龄,百株有虫5〜1()头时可用约剂防治。药剂可选用辛硫磷、毒死蚁、混氤菊酯等。(4)生物防治。用杀螟杆菌500-700倍液喷雾。1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为杂食性害虫,寄主较多,以幼虫咬食叶、花蕾,大发生时能将全田植株吃成

6、光杆。安徽省大豆生长中后期易发生斜纹夜蛾危害,危害重的妨碍大豆生殖生长,从而造成严重减产。(1)诱虫液诱杀。按酒:氮水:氮糖:氮醋二1:2:3:4的比例配制诱虫液,将盆于傍晚放于口间(用支架等方法使盆高于植株),诱杀成虫;在各代盛孵期,注意检查叶背面,发现卵块和新筛网状被害叶,随手摘取,集中喷药消灭。(2)药剂防治。低龄幼虫期(3龄以前),可选用20%灭扫利3000倍液、10%毗虫咻2500倍液、15%菜虫净1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在10:

7、00或16:00用药效果好。2花叶病毒病花叶病毒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病时可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流行的年份,可造成绝产。防治措施: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原则。(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并注意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以保持甜种的抗病性。②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选用无病虫害的种粒作种了。③用银色地膜覆盖栽培或者间插银灰膜条进行驱妨、避妍[3・4]。(2)药物防治。①及早防治蜗虫。用10%毗虫咻1000倍液,或50%抗场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

8、治酚虫。②在发病初期,选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3胞囊线虫病胞囊线虫主要危害根系,使根系腐烂,造成地上部叶片失绿、褪色、干枯,农户称之为“烧地火"或“火龙秧子在根部,初期出现褐色的小点,后期会发现白色或淡色的比米粒述小的肉质小颗粒,这是线虫的成熟雌虫。(1)农业防治。①品种选用。选用抗病品种,如皖SL16o②避免连作、重茬,做到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