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ID:35378642

大小:66.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赣榆汇文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卩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孙承朵审核:于亚红「(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1),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O(4)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5)《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态的句子是,2.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背影》作者是朱自清。他字佩弦,号秋实,是现代

2、散文家、诗人、教授。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朝文学家。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文章叙述了作者与朋友张怀民一起欣赏庭中月色的事情,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屮。D.《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芦花荡》被文艺界视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旗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之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设计者别具

3、匠心,使苏州园林里假山也池沼的配合,达到了艺术美的效果。••••A.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B.假如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儿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淡••••写掩盖事实真相C.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烧,人类的生存坏境将遭到巨大••••破坏。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练,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

4、厚搏大的人格魅力。承受是--种精神,是人生苦”()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she()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1)根据拼音写岀汉字或根据汉字注音。(4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來并加以改正。(2分)(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2分)5、名著阅读题(6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书屮的主人公是(全称)(1分)(2)读完全书后,主人公身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请你根据小说情节加以说明(2分)(3)我校举办“读名著,谈感受”

5、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有人提岀,我们生活在二十一的世纪的屮国,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安康,我们青少年没有必要学习主人公的精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理由(3分)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回答5-6题。(6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6、3分)(二)阅读苏轼的两篇文言文,完成8〜12题。(18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屮藻芳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游兰溪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F1螺师店。予买m其间,因往相旧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更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①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

7、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口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注释】①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传说他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8.解释下面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因往相田得疾(4)下临兰溪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