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

ID:35381042

大小:56.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_第1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_第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2、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通州区新坝小学韩树云一、教学目标:1、感悟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牛活的热爱和追求,感受浓浓的师生情谊;2、懂得理想的风筝的象征意义,学习刘老师的精神品质;3、学习作者善于抓住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难点:理想的风筝的含义三、教学重点:抓住典型事例,品悟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升华情感。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2、以指导读为手段,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整体感知夹叙夹议1、齐读课题[有活力、有梢神」。作家苏叔阳用饱含深情的笔黑记叔少

2、年时代的老师一一刘老师的三件往事。读着课文,我们心中和作者一样也涌动着情感——赞美老师、怀念老师二、吟诵情感点,感染情绪1、打开课本,课文有两小节,直接抒发感情的找出来2、请读书最有感情的朗读3、适当适时指导(回忆的口吻,赞美语气)4、质疑“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为什么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理想的风筝到底指什么?三、品味放风筝的细节,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过渡: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刘老师上课而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让我们跟作者I叫忆的文

3、字,-•起追随刘老师放飞风筝。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X——9自然段:①圈価出细节描写刘老师的句了;②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③思考:你读出了怎样的刘老师?1、交流A有一次,他故意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榕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白己來!”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预设:孩了般快乐;激动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很强大;自信;顽强挑战自我。抓住句子“你们不要管,我自己來”喊出心声。生命快乐来自于自己来,放飞理想的

4、风筝需要自己来。自己来,就是刘老师生命的核动力。①写法上着手:他追赶线端。他笑著,叫着,拄著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连续的几个动词,渲染了情绪,表达充分感情,生动传神。)②他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③刘老师抓住的仅仅是线绳吗?(快乐,住命的力量,百折不挠,白强不息,是对白我的超越)④齐读笫九自然段。出示句段: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牛命的强壮和力量。那么我呢?作为活泼泼的少年的我呢?这情景这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三十多年示作者说:他

5、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2、交流B“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同我一样的少年。”预设:他快乐,热爱生活。你从句了中哪些关键词看出的?把“漾”换成“露”好吗?联系上文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快乐?岀示:“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了或学生远远的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动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着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

6、中翱翔盘旋。”①读第一句,“白然”指什么?你想像他奔跑的样子?“决不肯”你读出了什么?(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挑战自我)②读出刘老师放飞风筝的快乐(洪亮的声音,娴熟的动作,飞舞的风筝)③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青黑的小燕风筝翱翔着,盘旋着,柔和的春风拂动脸,刘老师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他在想什么呢?有的时候,压死自己的就是自己沉重的心理负担。然而身有残疾的刘老师却活得轻松、轻快、轻盈。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④而这,深深地深深地感染了我!齐读: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同我-•

7、样的少年。三十多年后作者说: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四、深情吟诵,深化情感1、小结: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飞风筝的情景,作者记忆犹新。从懵懂少年到深受轉难的中年还是病魔缠身的老年,那一只又一只风筝一直在他心灵的天空翱翔。2、简介作者苏叔阳,他为什么能这样顽强?3、这一只一只理想的风筝指什么呢?写话4、放飞的风筝是:放飞的风筝是:放飞的风筝是:五、这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将附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让我们和作者再次深情地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六

8、、布迸作业小学六年的生活即将结束。这六年屮,一定有一位老师深深地影响过你。选择一两件事例,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注意细节描写和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