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

ID:35386417

大小:59.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_第1页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_第2页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_第3页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_第4页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浅析英汉习语间的文化差异摘耍:语言从形式到内容上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不同文化、思维方式及民族特征等的影响,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必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英汉两种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上的语言,它们各自反映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本文对英汉习语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关键词:语言习语差异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所精练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而又独特的表达方式(张培基1986)。本文所指的习语,就广义而论,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习语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适用于比喻别的事物。习语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干净利落

2、,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张培基1986)。因此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并容易流传和推广。由于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了不同民族语言意义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英语是“拼音”文字,属印欧语系,而汉语则是世界上少数象形文字之一,属于汉藏语系。它们各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体现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要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表现。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能展现出这个民族文化形态的绚丽多彩(李雁波1995)。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英汉习语

3、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当受到不同文化、民族特性等影响时,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必定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对英语和汉语中的一些习语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一、地域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极丰富的习语,其中有许多是同义或意思相近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张培基1986)。英国是一个渔业发达的岛国,因而在英语中有许多习语都来源于航海事业。例如:Whenone'sshipcomeshome(女口果变成了富翁),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Indeepwater(在水深火热之中),Spen

4、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waterafarquenchethnotfire(远水救不了近火),Theseacomplainsitwantswater(大海抢怨水不足),Thesearefusesnoriver(江海不拒细流),Theseahathfishforeveryman(大海有鱼,人人可得)等;而中国的许多习语却与江河有关,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到黄河心不死等等。这都是由于中国文化是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汉民族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所决定的。中西民族文化这种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5、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屮西民族的语言。英汉的某些习语不同,与两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差异有关,在汉语中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蓬勃发展,而在英语中的同义习语则是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这是由于英国不出产竹子,但是森林茂密、气候湿润,最适合蘑菇生长。英语中bamboo(竹子)一词是外來词。还有不少英汉习语,字面上虽未直接提到某一地名,却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本民族的地域性特征。女口:“东风压倒西风”,“东风”对中国人而言是“温暖”的象征,代表着“正义力量”o在汉语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有“东风报春”Z说,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可对英

6、国人來说恰恰和反,英国人讨厌东风,因为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北部吹来的寒风,象征“寒冷”,与中国的西北风相似。英国的“报春Z风”则是西风。如不了解这一背景,在翻译吋就可能会闹出一些笑话。二、习俗差异习俗文化是贯穿于R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徐继明、缪建英1996)。东西方的许多习惯不同,语言的借喻也不同。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吋常问:“吃过饭没有?”“你去哪儿?”等等是很自然的事。诸如此类的问候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字面上的意义。因此回答也很自由和含糊。但是,如果向西方人打招呼时用这两句话的话,他们就会理解为对

7、方在间接的邀请他们吃饭,但中国人说这两话时却并没有这层意思。对于“你去哪儿?”这句中国式的问候语,西方人往往会认为询问他的私事。因为西方人打招呼一般只说:“你好(Hello)!"或“早上好(Goodmorning)"就行了。在中国见到远道而來的朋友,我们常说:“路上辛苦了”以示关心,但对西方朋友则应该说:Didyouhaveagoodtrip(旅途愉快吗)?如果说:^Youmusthavebeenrathertiredaftersuchajourney?”这样是很不礼貌的。在大家谈天时,中国人经常谈论的问题是有关双方年龄,家庭和薪水的。但对于西方人來说,如果

8、不是关系相当好,是不能接受这样的问题的,因为西方人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