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

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

ID:35387900

大小:58.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_第1页
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_第2页
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顺福:由波士顿儒学看儒学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2013-11-29内容提要:聚居在波士顿地区的一批儒学研究者、爱好者与信仰者,主张儒学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并积极参与共同建构现代世界文明的运动。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Z为波士顿儒学。波士顿儒学又分为河南派与河北派:河北派的主要代表是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河南派的主要代表是波丄顿大学的南乐山教授。河北派侧重于思孟的心性之学,主张儒学的复兴应立足于不同文化对话,强调儒学自身的创造性转换;河南派则主张创造性地参与世界文明的建构,注重荀子的礼学。波士顿儒学的产生标志著儒学正在进行的现代转换。关键词:波士顿

2、儒学、杜维明、南乐山、世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数百年前,儒学通过耶稣会士便已传入西方。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曾起到相当的积极作用,如它对伏尔泰、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文化巨匠们的影响。然而,在近百年以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却仅仅以一种独特的、民族的、区域的文化现彖被西方学术界、文化界所认知和对待。从哲学与宗教教育与研究的角度來看,儒家哲学、中国哲学与宗教等也仅仅被置于汉学、中国研究,或者东方语言与文化等系部。在止规大学的哲学与宗教院系里,几乎很少设置中国哲学、中国宗教等学科或方向。随着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崛起,中国哲学与宗教再次得到了

3、西方学者的正视或重视。一些西方学者(包括华裔学者)洞见了中华文化未來的魅力,主张吸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來共同构建现代世界文化,以应対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波士顿儒学学派。波士顿儒学(BostonConfucianism),包含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指一种将儒家传统和其他世界文明传统一起共同创造世界文明的努力或活动。其中,儒家哲学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哲学对话是焦点。……波士顿儒学的笫二个内涵指:这是一群积聚于波士顿地区、在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的领导下的儒家思想家们的活动。〃该称呼首倡于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的南乐山教授

4、(Prof.RobertCummingsNeville)0〃波士顿儒家"一词在1991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的〃儒家与基件教对话会议〃上首次提出來。1994年,在一次《代达罗斯》作者会议上,南乐山教授针对关于中国转型的专题,发表了一篇题为〃波士顿儒家们短暂而快乐的生活"(AShortHappyLifeofBostonConfucians)的报告。波士顿儒家、波士顿儒学由此逐渐被学术界所认知,并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以之为儒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波丄•顿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供职于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Prof.WeimingTu),和供职于波

5、上顿大学的南乐山教授、白诗朗教授(Prof.JohnBerthrong)。由于哈佛大学与波士顿大学分别位于查尔斯河南北两岸,故波士顿儒学又细分为河北派与河南派。以杜维明等哈佛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儒学家们被称为河北派。以南乐山教授等波士顿大学儒学家们被称为河南派。在这些领军人物中,不少学者既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同时也是管理冇方的官员,如杜维明于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并曾担任哈佛大学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以及哈佛燕京学社⑴arvardYenchinglnstitute)社长。南乐山教授,美国知名哲学家、神学家

6、,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与神学家之一〃他创作的三卷本著作:思、维价值学(AxiologyofThinking)Z第一卷《思维的重建》被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的编辑禅为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体现了新怀特海学派的鼎力Z作。第二卷即《尺度再现:解释与自然》(RecoveryofthcMeasure:InterpretationandNature)同样受到『高度评价。自1966年以来,在南乐山所冇供职单位,他都曾经担任过相应的领导或悸理职务,如纽约州立人学石溪分校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波士顿人学神学院院长等。用南乐山的话说,是〃学者型

7、官员〃(schog—official)。这种特殊身份对于推动儒学运动、促进波士顿儒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河南岸的儒学派,南乐山身为波士顿大学神学院院长、白诗朗是神学院副院长。他们通力合作,将儒学放到宗教院系,比启于西方基督教,极力推动儒学的世界化运动。除了上述领军人物以外,波士顿儒学还包括:白灵(JudithBerli昭),狄百瑞(Wil1iamTheodoredeBary),泰勒(RodneyTaylor)等学者。以杜维明、南乐山等代表的波士顿学派的第一个共同主张是认为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应该成为批界文化的一

8、部分,应该积极参与哲学对话和交流。南乐山其至提出儒家哲学M该成为〃押学主流〃。他们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作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波十顿学派的第二个共同主张是将儒学视为宗教。杜维明教授是波士顿儒学河北派的领军人物。他祖籍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