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

ID:35391522

大小:58.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_第1页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_第2页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_第3页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_第4页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音乐五上《西部放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课西部放歌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2.能学会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钢琴、课件、长毛巾等。2.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1)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2)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生:《黄土高坡》,

2、高亢,粗犷……师: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设计意图:从大家熟悉的音乐开始,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西部,并初步感受西部音乐的风格。1.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师:走到这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吗?生:黄土高原。师: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黄河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生:……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

3、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与歌喉。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设计意图: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了解它们与当地的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更好地学习西部歌曲打下基础。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

4、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课件播放船夫的歌。)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生:……(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设计意图:来自黄河上最纯朴、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生:自由舒展。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生:黄河上非常开阔。(2)跟唱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

5、唱起《黄河船夫曲》。(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生:陕北方言。师:还有哪句用了方言?生:“我晓得”的“我”,唱成“e”。师:我们一起学一学。设计意图:学学陕西方言,并用方言来演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地道。(3)表演师: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生: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师: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行驶呢?生:平静的河面。师:听了并唱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黄河迂回曲折的河

6、道和无数船只及艄公形象。在遇到风平浪静时,他们便时常会唱起有问有答的船夫们自己的歌一一《黄河船夫曲》……师: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导学生掌握划船、拉船的动作。)师:拉船的人就叫纤夫,你们带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场了吗?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绳上拉船呢?(引导学生将手肩互搭,让毛巾连起来。)设计意图:既是为了表现音乐形象,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师: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生: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师:那我们就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一下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

7、味更足。1.唱《走绛州》(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2)听听《走绛州》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2)说说“走绛州”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生:……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可那

8、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走绛州”,既能对比新旧生活的区别,也为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