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

ID:35393014

大小:66.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_第1页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_第2页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_第3页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中哲学与生活易错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第一单元易错点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5、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冃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7•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8•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9.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木问题。10.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1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1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4.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

2、主义的观点。15.辩证法和形而上淫是哲淫屮的两个基本派别。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点1、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5、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6、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7、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8、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9、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10、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1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屮的反映。12、人脑是意识的来源(源泉),有了

3、人脑就有意识。1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14、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5、意识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变化。16、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17、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18、读书学习也是认识的來源。19、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20、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丿力史的统一。21、由于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彖的认识一定不同。22、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3、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24、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真理性的认识总是包含着谬误的成

4、分。2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26、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说明人们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理。27、认识的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8、真理來源于实践,随着实践发展真理不断被推翻。29、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多次反复。哲学第三单元易错点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彼此联系的。任何事物Z间都存在联系。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3、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4、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5、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6、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立足部分,统筹全局

5、,选择最佳方案。7、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8、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辩证法的发展观1、事物Z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会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发展就是运动变化。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5、没冇质变就没有发展,所冇的质变都是发展。6、量变必然引起质变。7、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实现一次量变和质变,就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完结。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即包含优点和缺点。2、任何事物Z间都存在孑盾,孑盾具冇普遍性。3、矛盾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6、,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4、要积极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推动事物发展。5、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7、事物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孑盾决定的。8、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成功。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木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口事物。2、3、4、辩证否定就是外力作用的否定。只冇先否定,再肯定,才能实现事物的辩证否定和发展。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

7、前发展。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如影随形。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F1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Z间的孑盾。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能促进主产力的发展。6、改革的根木口的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7、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8、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9、社会基本孑盾主要是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