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ID:35393724

大小:5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_第1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_第2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_第3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_第4页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2013-04-28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l/10o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外转移的企业只有266家。其中,转入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为136家。佛山与清远、云浮结对共建产业转移园,累计转移项目只有581

2、个。产业转移之所以进度较慢或规模偏小,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园区等承载平台建设滞后,尤其是产业配套跟不上。二是广东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愿转则转,愿留则留。三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招用工环境并不比珠三角地区有显著比较优势。四是珠三角传统产业多为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无法承受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企业普遍选择就近转移珠三角核心区6市产业转移的半径很小,多为就近转入周边市县,普遍在100〜300公里的区间(相当于1〜3小时的车程)。如,广卯卜韶关、梅州、阳江、湛江,佛山

3、-清远、云浮,深圳-汕尾、潮州、河源、惠州等。(三)多属自发转移和分散转移各地进园项目的來源地都很分散,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珠三角儿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研发和设计核心如果不走,整个产业链很难轻易转移,即使转出去也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各个承接地招商人员多向派遣,招商方式各异,引资目标区域多样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来源结构。三是产业转移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虽然部分转出地政府已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关市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但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只得自觅目的地、自发转移、分散转移。(四)增量转移多于存量转移产业转移有两

4、种基木路径,即贸易和投资。目前,珠三角传统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是投资转移。据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调研,项目以增量转移项目为主,存量转移、整厂搬迁的不多,特别是大企业整厂搬迁的很少。Z所以如此,一是与企业求稳定有关。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只需要对产能和生产布局、原材料布局、产品市场布局、研发和销售的区域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并不需要对整个经营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二是与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取向有关。大多数地区都将招商的主攻口标放在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竞争力强的“高大强”项口上,而这些企业在珠三角“抗压(成本上升压力、要素保障压力)能力”本身就较强

5、,不会轻易整体迁走。(五)多数企业采取分步转移通常第一步是将部分组装、分装、加工业务从原地转入某地,这个过程为试探性转移。如杲成功,则按原计划实施投资,反Z则减少投资甚至停止建设。第二步是将大部分或全部产能从原地转出,总部暂留原地,称为战略性转移。第三步是将销售系统从原地转出,意味着企业总部也基本上转移出去,这个过程为标志性转移。第四步是将研发部门转出原地,至此企业所有资产、设备和人员都被转移,这个过程为整体性转移。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目前多数转移项目倾向于试探性转移,新项n的适应期在项n落地后可能持续数年。这直接导致“进驻项目多

6、、项目成长慢、园区效益弟”的现象。(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驱动方式为成木驱动;但转出地的政策诱导、承接地的招商攻势、企业家的情感因素也往往起了很大作用。笔者在东四两翼和粤北山区调杳发现,很多进园项目屈于政策诱导型、领导鼓动型、凤归巢型;由于政府高密度的公关,有些企业向外转移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落户后才发现决策不当。产业转移领域过多的行政介入,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利于资源高效配置。二、未来发展趋势(一)转移进程将持续很长时期珠三角传统产业企业由于大企业数量少,小企业实力弱,处于中间层次、占据主体地位

7、的三类企业最值得关注,即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屮型金业,科技含量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的屮型金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目前这三类企业对转移发展多处于观槊状态,再加上这三类金业如果能灵活调整经营方式,积极应对经营压力,可能就地传型升级,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不需转移。(二)存量转移将逐步增多目前,从珠三角输入欠发达地区的多数项目为扩产增资项目,多为金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随着珠三角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及企业在新传入地稳固下来,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把存量部分也转走。另外,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增强了自信心,一方而

8、,耍下大气力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而,也要求进驻项口增加投资,尽早融入当地。从增量转移向存量转移转变,意味着更多的核心企业将迁离珠三角,从而实现部分产业链的整体外迁。(三)大批企业将向省外转移据统计,实施“双转移”3年來,珠三角累计转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