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

ID:35396013

大小:12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_第1页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_第2页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_第3页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_第4页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计划汉语言文学系语文教育专业2007级新闻班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主讲教师:李金娥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________________院(系、部)领导审核意见: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2008年2月20日9学时分配讲授课程基本信息计算公式理论教学时数任课名称任课班级学生人数理论教学周数周学时理论教学周数×周学时×系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7级新闻采编制作班21人17217×234实验(实践)课程基本信息(不含准备)计算公式实验教学时数任课名称任课班级学生人数实验组数单组实验学时单组实验学时×

2、实验组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7级新闻采编制作班21指导教学实习计算公式教学实习时数任课名称任课班级学生人数天数天数×3教学实习05级语文教育1、2、3班108人60天教学见习人9说明(教材选用、教材处理的原则、内容及理由等)教材内容的处理:(教材选用、教材处理的原则、内容及理由等)一、选用教材:1.《中国当代文学史》(下册)朱栋霖丁帆朱小进主编高教京2006年版2.《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第三卷朱栋霖主编高教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第四卷汪文项主编高教京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研读》(自编校本教材已使用三届未

3、正式出版)二、处理原则及理由: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对于理论的要求是“够用即可”,重点要突出实习、实训和实践,因此对本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三、教材处理的内容及理由:1.依据本人《“一元三次”教学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所应用的方法,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组合。《中国当代文学史》(下册)属于本专科通用教材,其内容含量是其他本科教材的二分之一,现、当代文学合编为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现代文学”,下册为“中国当代文学”。这套教材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但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4、选》,现没有质量较高的类似教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自编校本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研读》作为补充教材使用。2.文学史的内容只作为线索进行讲授,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是重点讲授内容。3..各种文体的“概述”部分留给学生自学,并写出读书提纲。4..重点作家的一般作品和一般作家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有的进行简单介绍点评,有的留与学生自学。一、教学方法:讲授式、自学式、研讨式、探究式等9课次周次讲授章节及内容摘要教学重点、难点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业讲授时数实验时数1第一讲1949—2000年文学史概况第一章1949—1976年文学史概况第一节 50、60年代文学史概况第

5、二节“文革十年”文学史概况1.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其有何特点2.中国当代文学文学史曲折发展历程2自学讲练结合1.阅读必读作品2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3作《50—60年代文学史概述》阅读提纲2第二章1976—2000年文学史概况第一节新时期的文学复苏第二节80年代的文学史概况第三节80年代后期的文学概况第四节90年代文学文学概况1.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曲折发展过程2.新时期文学的特点2自学讲练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点评1.作50—60年代“诗歌”概述阅读提纲2新时期文学的成就和特点3新时期文学文学发展中的各种文学流派3第二讲诗歌创作第一章50—60年代诗歌概述第一节概

6、述第二节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1.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虚实结合的手法2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动静结合的手法2自学讲练结合3.评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4.作80—90年代“诗歌”概述阅读提纲9课次周次讲授章节及内容摘要教学重点、难点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业讲授时数实验时数4第一节生活抒情诗人闻捷等1.《苹果树下》比喻、侧面描写的艺术表现手法2自学讲练结合1评析闻捷的《苹果树下》2.80—90年代诗歌概述自学阅读提纲5第二章80—90年代诗歌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现代派诗人舒婷、顾城第三节艾青、雷抒雁等的诗歌1舒婷诗歌现代派的艺术表

7、现手法2“小草”的象征意义。2自学讲练结合1评析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组进行)2自学艾青的《光的赞歌》、雷抒雁《小草在歌唱》,了解其特点6第三章台湾诗歌第一节现代派诗人余光中2.《乡愁》的象征意义和结构特点2自学讲练结合1.《乡愁》赏析2.现代派诗歌的结构特点(自己上网查资料)。7第三讲散文创作第一章50—60年代散文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杨朔、秦牧的抒情秦牧3杨朔散文模式4秦牧散文的“放”和“收”的特点2自学讲练结合1散文概述阅读提纲2各选杨朔、秦牧散文一篇,用其模式进行分析9课次周次讲授章节及内容摘要教学重点、难点学时教学方法和

8、手段作业讲授时数实验时数8第二章80—90的散文第一节概述第一节巴金的《随想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