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ID:35398077

大小:63.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_第1页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_第2页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_第3页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_第4页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届:2012系:计算机工程专业:软件工程2011年11月8日毕业设计题目短信收发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常连庆学号08060102指导教师刘云牛:职称工程师.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移动通信的一种重要增值业务的SMS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使用SMS短信息业务的人越來越多,短信息己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虽然手机作为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载体设备,具有移动性好、灵活性高、方便快捷、价格便宜、普及率高等特点,但手机等移动设备精致小巧的布局使得短信

2、息内容输入低效,特别是发送中文短信的中文输入操作过于复杂,用户难以接受,更不适合于像信息群发、广告、通知等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业务。另外手机等移动设备无法永久存储大量的收发短信内容,也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管理、查询和搜索。I大I而对于企业而言,会造成企业实行短信移动办公后在管理上的难度增加;同时手机等移动设备功能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例如分类群发、收发确认、回复管理等等,并且无法实现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无法实现手机数据与计算机数据的交互。基于以上原I大I,如果仅仅利用手机这种单一设备來收发短信,很难

3、实现更复杂的短信息应用,有必要让计算机参与到短信息的收发过程中來。SMS(ShortMessagingService)是最早的短消息业务,也是现在普及率最高的一种短消息业务。在系统底层数据通信的分层模型中,串口通信层主要是完成数据通信的任务,这一层包括通信帧格式、通信速度等的处理,该层为它的上一层提供数据通信的通道,进行数据的收发处理。最后PDU编码解码层则按照用户的需求对短信内容进行编码,处理这些已经编译成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的传输码,对其进行解码,翻译成用户看得懂的数据信息,即短信内容。内外发展状况办公自

4、动化于5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首先兴起,最初只是具有电子数据处理(EDP)的簿记功能,60年代被管理信息系统(MIS)取代,直到70年代后期才形成涉及多种技术的新型综合学科一办公自动化(0A)o80年代,国外办公自动化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著名的计算机软硬件公司都跻身于这一巨大的市场。进入90年代以来,办公自动化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办公口动化系统的发展恰好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演变同步,即由以数拯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一代办公自动化发展到以信息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再发展到以知识为主要处理内容

5、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屮完成了两个飞跃,即由数据处理向信息处理的飞跃,由信息处理向知识处理的飞跃。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中,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人员范围逐步扩大,由企业行政人员扩展到企业的管理层,再扩展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另外,在运作机制上,也是从办公室的结构化数据处理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处理,再到有用知识的处理。从简单的电子邮件、群件,到构建Web应用等各种方式屮获取、存储、提炼和再用知识。三、系统的预期设计效果设计完成后,该系统将是一个集短信收发、短信发送、常看历史短信并可对联系

6、人信息进行增删改等操作的短信收发管理系统。木系统除了能够完成收发短信的基本功能外,还口J以实现科学高效、人性化的管理功能。通过设计底层数据通信的3层结构模型,由下而上地研究通信接口技术和短信数据的PDU编码解码技术,先实现通信,再实现连接与控制,最终实现通过串口控制手机收发短信的功能。同时系统的管理模型极具人性化,充分结合通讯录模块与短信管理模块创造出简易、方便、快捷、科学的用户操作应用。为了完善系统功能,分别设计实现了吊II口动检测机制、群发短信机制和短信读取刷新机制,在发送短信功能方面可以获取一系列手

7、机号码,自动识别进行群发,在更新读取短信方面能够同步读取手机短信,异步管理接收短信,大大提升系统的性能。四、系统的基本内容木系统的主要功能:(1)联系人管理模块:该模块能对联系人及分组表的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改等操作。(2)群组管理模块:可以在群组中添加、删除、修改联系人的信息。(3)常用短信管理模块:此模块可对常用短信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复制的操作。(4)短信历史记录模块:对历史短信能进行查看和删除,查看内容有接收号码、短信内容、发送时间和状态。(5)短信发送模块:该模块能对个人或分组发送即时短信,并能查

8、询原来的记录。(6)系统配置模块:在该模块屮可视系统的配置情况。五、研究步骤(1)阅读相关资料,熟悉VisualStudio2008+Access等相关工具软件。(2)完成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和开题报告,梳理思路,明确开发的口标和所要实现的功能。(3)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4)实现程序的前台部分(5)实现系统的后台功能(6)系统的测试以及修改(1)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2)修改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六、系统开发设计方案系统开发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