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

ID:35398353

大小:69.0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宁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理科)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2014年10月150,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是表明:①文艺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文艺是重要的精神力量③文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④文艺吸收世界优秀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A.文化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D.其实经济并

2、不能决定文化3.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o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

3、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A.④一③一①B.①一@—④C.①一④一②D.②一④一③2.小伙伴”是近年來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

4、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屮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3.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來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屮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屮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來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的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曾获世界杂

5、技界最高荣誉“金小丑奖''的山东杂技《蹬人》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出,向世界展示东方杂技的精彩魅力,得到了观众的尊重与喝彩。这一活动表明()①文化交流能提升文化竞争力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促进共同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9.《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Z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O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决定

6、作用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14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据网路调查,有80%的网民表示自己不过此节日,主要是担心西方的节日会冲击小国的传同节H。但有人表示自己会过。为此我们对待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的态度是()A完全排斥B积极吸收借鉴。C封闭自己的文化不与其交流D全盘接受11.2015年春运大幕即将拉开。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

7、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C.民族节FI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9.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o材料中的观点表面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②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绚丽的内

8、涵和无穷的魅力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某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