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ID:35402678

大小:74.1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4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理科)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來自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忠、孝、节、义,题干中的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都体现了“忠君爱国”。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

2、容,以下皇帝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屮的常用语【答案】B【解析】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和“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均无关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天仪式体现了“君权神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体现了“天人感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奉天承运”体现了“君权神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3.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B.《诗经》A.《易经》B.《春秋》【答案】A【解析】A选项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散文,所以

3、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C选项是记录事物发展规律与卦象的书籍;D选项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治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采取不同的思想文化政策,其共同的看眼点是都是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西汉没有压制知识分子,故A项错误;区别对待古文化也不是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没有完善法制机制的目的

4、,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设问的关键词“共同的着眼点”,学生应该理解为共同的目的,再结合材料提及的“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联系所学知识得出巩固统治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离经叛道”反对封建思想,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说教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B.王夫之C.陆九渊D.顾炎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名模思想家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说教,提出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具有反传统、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故A正确;王夫之、顾炎武的思想不符合材料“离经叛道”,排除BD;陆九渊是南宋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排除C。3.顾炎武、黄宗羲、

5、王夫Z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排除④。故选A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1.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探索的主题是人和人类社会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以人的眼

6、光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D.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答案】D【解析】启蒙运动思想家康德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符合古希腊智者学派,不符合题意,排除。&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苏格拉底把全部兴趣集中于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故选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味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9.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B.绘画内容的改变C.人文主义的影响D.宗教束

7、缚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艺攵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C。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10.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吋,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