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ID:35408354

大小:76.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4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Z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D.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2.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

2、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Z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C.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D.体现了地域

3、与体制的双向平衡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市己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1.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英国、法国B.意大利、法国、荷兰C.英国、意大利、荷兰D.西班牙、荷兰

4、、意大利2.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屮天使》一诗,颂赞自己的妻子AngelintheHouse□"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冋家后可以得到温暖。下列哪一观点恰当地解释了这种家庭价值观的成因()A.工业革命的开展B.女权运动的成果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3.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衿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A.周人的天命观中理性成分增加B.天神崇拜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

5、态度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4.《孟子•粱惠王上》记载:“五亩Z宅,树Z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Z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山,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A.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孟子的“仁政”思想D.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5.易屮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屮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A.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且拱之C

6、.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6.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徳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1.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収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

7、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2.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择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强调人的历史贵任和使命感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3.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已的日常行为,以图通过格守道德而成仙得道。这反映了()A.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道思想开始合流C.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4.孔子编写《春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