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

ID:35410874

大小:54.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_第1页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_第2页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_第3页
资源描述:

《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化工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教训某化工厂是一个生产硼化物的企业。该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在册职工500人。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厂长负责制,改变了经营方式,搞活了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1990年作为全国知名企业家的厂长,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与某大学合作,以委托开发方式为主研究管理信息系统。接受委托单位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根据当时企业条件,还不适于立即开始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开发,最好先研制一些子系统。原因是该厂技术力量薄弱,当时只能从车间中抽调出三名中专生和一名大专程度的技术人员组成

2、计算机室,管理人员对于应用微型计算机也缺乏认识,思想上的阻力较大。但是,厂长决定马上开始中等规模的MIS开发。他认为,做个试验,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于是开发工作在1991年1月就全面上马了,学校抽调了教师和研究生全力投入。整个项目的研制工作开展得较有条理。首先是系统调研,人员培训,规划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购置了以太局域网软件和五台IBM-PC机。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绘制数据流程图和信息系统流程图的过程中,课题组和主要科室人员在厂长的支持下多次进行了关于改革管理制度和方法的讨论。他们重新设计

3、了全厂管理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入表格,得出了改进成本核算,将产量、质量、中控指标由月末统计改为日统计核算。整个系统由生产管理、供销及仓库管理、成木管理、综合统计和网络公用数据库五个了系统组成。各了系统在完成各自业务处理及局部优化任务的基础上,将共享数据和企业高层领导所需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送到服务器,在系统内形成一个全面的统计数据流,提供有关全厂产量、质量、消耗、成本、利润和效率等600多项技术经济指标,为领导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仓库管理方面,通过计算机掌握库存物资动态,控制最低、最高储备,并采用ABC

4、分类法,试图加强库存管理。原计划从1991年1月开始用1年吋间完成系统开发,但实际上课题组口以继夜地工作,软件设计还是一直延续到1992年9月,才开始进入系统转换阶段(即人工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并行运行阶段)。可以说,系统转换阶段是系统开发过程最为艰难的阶段。许多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暴露出来,下面举一些具体的表现:•手工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同吋运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加重了负担,在这个阶段,管理人员要参与大量原始数据的输入和计算机结果的校核。特别是仓库管理系统,需要把全厂几千种原材料的丿J初库

5、存一一输入,工作量极大,而当程序出错、修改时间较长时,往往需要重新输入。这就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极人不满。•仓库保管员不愿意在库存账上为每一材料写上代码,他们认为这太麻烦,而且理解不了为什么非要这样做。•计算机打卬出来的材料订购计划比原来由计划员凭想象编写的订购计划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计划员面子上过不去,到处说计算机系统不好使,而且拒绝使用新的系统。•厂长说:“我现在要了解本厂欠人家多少钱,人家欠我厂多少钱,系统怎么显示不出来?”以上这些问题,经过努力,逐一得到解决,系统开始正确运行并获得上级领导和兄

6、弟企业的好评。但同时企业环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厂长奉命调离;二是厂外开发人员移交后撤离,技术上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原來由该厂独家经营的硼化物产品,由于原材料产地崛起不少小厂而引起市场变化,不仅无暇顾及信息系统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此同吋,新上任的厂长认为计算机没有太大用,不再予以关心。这时,原来支持计算机应用的计划科长也一反常态,甚至在工作调整中不给计算机人员提工资,结果是已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技术的主要人员调离工厂,整个系统进入瘫痪状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问题:试分析该化工厂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

7、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