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

ID:35413835

大小:77.7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4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_第1页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_第2页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_第3页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_第4页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师二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剽悍(biao)憩息(qi)蹇劣(jian)岑寂(chen)B、分娩(midn)怒不可遏(e)凝眸mdu远遁(dfin)C、惊觉(jue)德馨(xlng)案牍(du)蛰伏(zhG)D、跳踉(lang)铃听(ling)奢侈(she)隽妙(jun)2、下列几项中无错别字的一项()(2分)A.蹑手蹑脚忍俊不禁左故右盼争研斗艳B.络绎不决忧哉游哉束手无策无济于事C.爱不失手流恋忘返家谕户晓引亢高歌D.融融泄泄嫦紫嫣红别具匠心别出心裁3.下列各句中无语病的

2、一项是()(2分)A.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D.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2分)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郭沫若全集》。B、《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

3、他的作品。D、《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1.B2.D.3.C4.C5、走进名著。(4分)(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和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3分)(2)、《安徒生童话》中有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孤苦无助的孩子们给予了无限的关爱和同情,同时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这篇童话的名字是:O([分)6.默写或根据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7分)(1)v陋室铭》一文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是:(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4、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直接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悲的是:5.(1)母爱,童真,对自然的赞美(2)《卖火柴的小女孩》6.略7.C,6.阅读下列诗词,完成选择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问君何能尔?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此中有真意,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欲辨已忘言。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o(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

5、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6.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板报设计评选活动。图2是你班尚未完成的板报,请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材料二

6、:“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2006年6月6日在XX中学落下帷幕。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皐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2分)(2)(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口□□口□口8.(1)材料二;材料二不属于文化遗产范围,与所办板报主

7、题不符。(2)示例:游故宫品华夏文明二、阅读理解:(35分)(一)爱莲说(12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亭亭净植()(3)陶后鲜有闻()(4)濯清涟而不妖()1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

8、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蔽林而窥之C、无丝竹之乱耳D、何陋之有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