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

ID:35428071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_第1页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_第2页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_第3页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导处工作计划2008年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导处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学生为本、服务为先、课堂为重、质量为主”的目标,和全体老师一起,站在新的起点,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勤于反思、求实求精、不断提高,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拓发展而努力。所以本学期的教导工作重点在于:一方面要巩固上学期出现的良好势头,另一方面要遏止薄弱,防止大幅波动。以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归宿,最终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二、工作目标:  1、用规范的管理体系推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运作。  2、用先进的理念理论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自律、反思和主动实践。  3

2、、用多元的教学研究活动推进课程改革,并促教师成长。 4、用务实探究的工作精神改善教学管理之薄弱,确保教学走向“羽翼渐丰”,质量走向“科学提升”。三、工作安排:(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重点,通过对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培训,促使全体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       1、“学名篇、学名家、学名师”读书活动。      阅读教育专著,学习著名教育学家和著名教师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是我们接受继续教育最便捷的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校本培训的基本工程。在本学期,我们会积极倡导和组织教师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等的教育

3、教学专著,于此同时写五千字笔记、定期写心得、写一篇论文。       2、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最新理念。       为了让教师顺应时代、知识的要求,充分运用现有的先进设备,提倡教师上网学习,掌握教学最新动态、了解教案最优设计,运用最新理念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特别提出的是上网查阅的内容主要以本学科授课内容为主,不做“分外事”。      3、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一方面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课改论坛等活动。另一方面完善听课制度。校长、教导主任每人每个学期深入听课不得少于15节,骨干教师不少于12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10节。鼓励跨学科听课,并做好评课工作。

4、(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开足上齐每门课程,禁止随意调课、停课,确保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导处随机检查并进行记载。      2、加强备、教、批、辅、考管理。提高备课质量。每课时的备课,都要有教学目标,有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体现教法和学法;除个人备课外,还要尝试写教后感。       本着“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路子,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对于作业设计和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

5、有效、积极响应减负工作要求,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总之,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      3、完善教学工作月检查制度。为了落实和督查教学“六认真”的长效管理机制,学校将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按月对教师所教班级学生作业、教师备课情况开展检查评比,科学地将检查结果跟教师考评相结合。      4、重视对毕业班工作的指导。本学期各类活动较多,学习时间紧,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应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教导处将协助班主

6、任和任课老师做好工作。争取今年的毕业学生,能让学校满意,让家长放心,让接任的学校称赞,无愧于上级领导对我校寄予的厚望。三、工作提示:九月份1、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及班务活动安排2、学初备课、计划检查3、教学常规抽项检查十月份1、备课组集体研讨活动2、举行小学语、数教研活动。3、组织期中质量分析4、组织小学教学常规检查。5、教学常规抽项检查十一月份1、小学教学研讨活动2、召开小学毕业班质量促进会3、教学常规抽项检查十二月份1、检查各科作业、笔记2、学前班举行综合素质展示活动。3、教学音像资料、仪器保管使用的检查4、组织教学常规检查2011一月份1、做好教师发展评价工作,填写教师业务档案2、完成

7、各项小结,上交教参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