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35431342

大小:108.7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4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友情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据说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原始思维孑遗极浓重的思维方式一一这样说绝对没有贬低中国人的意味,因为各种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并非线性的历时性关系。而这种思维方式投射在中国古典语言文字上,又使中国古典语言尤其是书面文字呈映出以下特征:一是它保存了原始文字的图画性,文字直接表示事物,它无须经由语咅便达成意义一一而西洋文字却总是“隔”了语音这一层一一并保留着

2、鲜明的视觉印彖;二是由于它的图画性,每个汉字都是独立完足的,并不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它的“所指”,因此,它无论安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那种直接呈现意义的视觉卬象总使人不至于误解;三是因为图画式的文字己经决定了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义范圉,而传统的“以意逆志”式的阅读习惯又自动组合了这些“块状”的文字,使它们不言自明地呈现着意义,因此它保存了原始“思维一语言”的那种简略性。古诗语言的语序要求不严格一一诗句中词汇不定位,能任意转换它在句中的位置,语法简略而松散,伸缩舒卷的随意性强,这正表明中国古典语言文字比西洋表咅文字更多地残留了思维的深层结构原貌,而这乂正是

3、中国古典语言文字的特色所在。恰恰因为汉语与汉字的这一特色,却使它非常地适用于诗歌。诗人而对着的是一个五彩缤纷、众相杂陈的生动世界,而不是一个由冷冰冰的逻辑链条缀合起来的抽象世界,所以汉字的充分视觉性、图画性和汉语非直线性组合的特征使它正好成为了诗人直接触摸与描述世界的天然质料;诗人的思绪有如儿童,因为他们的思维都淡化了逻辑性而富于跳跃性,所以汉字块状的拼合与语法的简略松散恰好在诗人那里是诗思的直接呈现;诗人的体验乃是一个朦胧混沌的境界,所以汉字语法的省略错综恰好在他试图表现这种境界时是一种避免确定与限制的极佳工具;最后,诗人希望于读者的正是追求多义性即

4、多向的意会,所以汉字构成的诗句由于词汇间的“脱节”、“颠倒”所引起的歧义,恰好是启发读者“纯粹默想”以神游诗境的手段。以温庭筠那一联著名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例,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的方式,可以把它分成六个名词性词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它们都是平行陈列的听觉意象和视觉意象,互相之I'可并无关联。除了第一个“鸡声”之外,平列的五个视觉意象构成了一个“全景图”,使读者似乎在瞬I'可就领略了诗境。可见,在诗人直接呈现思维深层结构的诗句中,只有那些看见的与听见的意象,但你能说它没有规定语义范围么?你能说它的意脉没有贯穿这些孤立呈现的“块状”因

5、子并使他们流动起来么?可是语法所必须的那些黏连成分,却都隐没不见,它以深层的本相直接呈现,待读者“以意逆志”,把它们再度转换组构成形。因此,语序的话题如果追寻它的“思维一语言”本源的话,它乃是中国传统思维及其赖以表述的汉字所决定的。这语序无论如何“省略”与“颠倒”都“亳无限制”并且人们都能接受,乃是由于屮国人的思维及阅读习惯所决定的。(节选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有删改)1.关于汉字特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汉字保存了原始文字的图画性,无须经由语音便达成意义,并保留着鲜明的视觉印象。B.由于汉字的图画性,每个汉字都是独立完足的,并不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它

6、的“所指”。C.汉字无论安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那种直接呈现意义的视觉印象总使人不至于误解。D.图画式的文字决定了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义范围,这使它们不言自明地呈现着意义。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语言保存了原始“思维一语言”的那种简略性,这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在中国古典语言上的表现。B.中国古典语言文字比西洋文字更多地残留了思维的深层结构原貌,这一特色使中国古典语言文字最适用于诗歌。C.客观世界具有生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汉字的某些特征相契合,使汉字成了诗人创作诗歌的天然质料。D.汉字构成的诗句词汇间常有“脱节”、“颠倒”引发歧

7、义的现彖,这往往有利于读者体会诗味。3.对文中温庭筠诗句的举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一联诗虽只展现了那些看见的与听见的意象,但它并非没有规定语义范圉,也并不缺乏诗的意脉。B.这一联诗六个名词之间形式上缺乏语法上的黏连成分,内容上互相也无关联,但却不影响诗境的呈现。C.这一联诗虽以深层的本相直接呈现,但读者理解这一联诗时“以意逆志”,能够把它们再度转换组构成形。D.这一联诗无论如何“省略”与“颠倒”,人们都能接受,这是由屮国人的思维及阅读习惯所决定的。【答案】1.02.B3.D【解析】1.试题分析:D・團画式的文字决定了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义范围,

8、这使它们不言自明地呈现着意义。据原文,’而传统的「以意逆志:式的阅读习惯又自动组合了这些「块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