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学术成就概述

胡适学术成就概述

ID:35432806

大小:56.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胡适学术成就概述_第1页
胡适学术成就概述_第2页
胡适学术成就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胡适学术成就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胡适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屮国动荡社会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近百年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甚至教育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遭到批判,而今日在学术自由的空气里,胡适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然而不论是毁是誉,不可否认的是,胡适在文学、史学、哲学、道德、教育、文化等诸多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己任,做了许多令人瞩冃的开拓性工作。北京大学的欧阳哲生教授曾说:“胡适留下的文字多达2000多万字,他可能是上个世纪写作量最大的大师级人物了。”⑴胡适自己也常说:哲学是他的“职业”,历史是他的“训练”,文学是他的“娱乐”。他在其所涉足

2、的领域的成就可以简要概括如下:在文学领域,他开创了一条“用白话文作新文学”的路子。胡适以《文学改良刍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暴得大名”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为中国的新文学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他的《尝试集》首次以白话文写诗。《终身大事》是新文学运动屮第一部问世的独幕话剧。译著《短篇小说》(第一集)包括了都德、莫泊桑、契诃夫等举世公认的一流作家的作甜,打破了以往用文言文翻译外文的惯例,采用白话文译介外国作品。胡适对占典文学的贡献一是他先后写了《〈水浒传〉考证》、《〈西游记〉考证》、《〈三国演义〉考证》、《〈醒世姻缘〉考》、《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等多种研究考证中国古典小

3、说的著作。特别是他的《〈红楼梦〉考证》首次提出《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体小说,标志着新红学的崛起,对后來周汝昌、俞平伯等红学家影响深远。二是他写了一部《白话文学史》,较早系统地探索中国通俗文学。“他钩沉出近千年的口话,尤其唐、宋以来的白话小说……胡适写出《白话文学史》(卷上),就是告诉人们:白话文学是有很长又很光荣的历史的,而不是这三四年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国语文学乃是一千多年历史进化的产儿。”⑹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胡适也是值得一提的,“他提倡传记文学是为了保存真实的历史材料,并着眼于它的感化功能。”I」胡适一生所写的传记性论著多达40余篇,包括《丁文江的传记》、《章实斋

4、年谱》、《齐口石年谱》、《四十自述》等。他还为20多种传记和年谱写了序言并且劝说林长民、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写他们的自传。在史学领域,他以考据学为工具,用“疑古”的思想指导史学研究,推动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占史辨”派的产生。胡适的这种怀疑的精神深受赫胥黎和杜威的影响。他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思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血他对禅学有浓厚的兴趣,撰写了《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论禅宗史的纲领》、《禅学

5、古史考》、《中国禅学的发展》等文章,并整理出版了《神会和尚遗集》。他对禅宗源流的考证突破了传统的观点,充分肯定了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他还是利用敦煌史料研究禅宗史的第一人。胡适花了近二十余年的时间特别是晚年潜心系统地考证研究《水经注》为戴震(东原)窃赵一清(东潜)《水经注》校本一事翻案。虽然他自己宣称这是宣扬一种“科学的精神”,他也成了“迄今搜罗《水经注》版本最丰富的学者。”⑷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他花这么多时间在考证《水经注》上是很不值得的,他应该做更重要的、更值得做的事情。在哲学领域,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首次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开辟了用

6、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先例。《中国哲学史大纲》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屮国哲学史提供了新的规范,现代学者公认其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得以成立的标志。此后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人将其视为必读之作。胡适在哲学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大力宣扬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倡导“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研究方法。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曾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教授。在他及蔡元培、陶行知的邀请下,杜威于1919年4月一一1921年7月来华讲学,实用主义因此在中国广泛传播。胡适27岁登上北京大学讲台,到晚年担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除了抗口战争期间四年(1938-1942)任驻美大使外,一直从事文教活动。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

7、子,如著名历史学家吴啥、顾颉刚、罗尔纲、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等,为推动屮国新文化事业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院长、校长;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光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屮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董事兼编译委员会主任委员;德国普鲁士学会会员;美国国会图书馆名誉顾问、美国葛斯德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联合国文教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等。经他亲手主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