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

ID:35434575

大小: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24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_第1页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_第2页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_第3页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_第4页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首发]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文)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文)《必修2》第一次学段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FT1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D.集约经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农业拥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日的在于掌握更高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千耦其耘属于大规模的集体农耕,出现在商周

2、时期,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集约经营是现代生产方式,都与题意无关,故B、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蔵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小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汉代家庭手

3、工业在手工业生产屮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十三…………身上装扮…………床上装饰……”可知,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的程度。材料并没体现到A、Bo在汉代占主导地位是官营手工业,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3.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B.井田制遭到了破

4、坏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解读题干材料,其大意是作为集体所有的土地,耕者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反Z积极性大增。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反映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井田制遭到了破坏。ACD三项明显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出制遭到了破坏1.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

5、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此题考查的是对屮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水排不是用于灌溉、制瓷、和耕种的工具,排除ABCo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水排的作用2.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自然经济占

6、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海禁政策屈于上层建筑,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基础层面去思考,故选D;A也是经济层面的,但是与海禁政策不一致,故排除A;BD不是从经济基础层面來说的,故排除BD。3.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帀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答案】C【解析】由“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营业时间不受限

7、制”、“白市”、“夜市”和“晓市”等信息可知,当时市场已经突破时间和空I'可的限制,所以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故选C;ABD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点睛:这一题屈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盂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対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乂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是考查古代商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属于主干知识。1.北方地

8、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C.农业在社会经济屮占有重要地位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答案】B【解析】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的是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式下,农民的基本理想,所以应该是小农经济的本质特征吗,故选B;A错在了富裕,CD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ACDo2.北宋时岀现纸币“交子”,说明了()A.北宋造纸业发达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