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巨刺找点原则

缪巨刺找点原则

ID:35436234

大小:56.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缪巨刺找点原则_第1页
缪巨刺找点原则_第2页
缪巨刺找点原则_第3页
缪巨刺找点原则_第4页
缪巨刺找点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缪巨刺找点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缪巨刺找点原则《内经》“缪刺”和“巨刺”路曰:“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无疑谬巨刺对多种疾患疾患有立竿见影的作用,若能结合刺血,奇穴理论,效当更好。如前几天一个晚上和朋友喝茶时,一杯滚茶烫伤左足背上,灼痛难忍,急谬刺右手背,抹新鲜芦荟,疼痛立解,效好于任何药物。董师景昌治高棉总统半身不遂案中,谬巨刺发挥到极至。找点原则根据临床经验证明,在四肢部位找点规律是

2、以脐部为轴心,上下左右交叉对称,即右上肢对左下肢,右下肢对左上肢,手足交叉的同名阴经相对,手足交叉的同名阳经相对,内侧对内侧,外侧对外侧,前面对前面,后面对后面,腹对背。腰痛及胃皖痛是前后相对应;前颈部对腰紙部;后项部对耻骨上缘;肩胛和臀部仍以脐为对称轴,上下左右交叉对应;牙痛以督脉为界线左右对应。口部对肛门找点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必须根据患者位置来决定针刺点,首先找到痛点是在哪条经络上,在什么位置,然后以上下左右交叉对应,在对应象形交叉的同名经上取对应点。病在前上取后下对应点;病在后上取前下对应点;病在肛门取口周

3、围对应点。如下嘴唇任脉循行线上;嘴唇抽痛,取肛门处督脉对应点(长强);前颈结喉处憋闷感,病位在任脉循行线上,取尾骨督脉线上的对应点(长强穴上三寸);脱肛病,取嘴唇周围对应点(人中、承浆、地仓等);如落枕在项后正中督脉线上,则在耻骨联合上缘任脉线上找对应点(曲骨、中极);阴茎及阴道痛,针6-7颈椎督脉线上的对应点(大椎);左肩痛在手阳明经肩蜂处,取右股足阳明经对应点(髀关、气冲);右肩胛骨于太阳经线上痛,针左臀部足太阳经对应点(秩边);左上臂内侧手太阴经肘上五寸处痛,取右股内侧足太阴经膝上五寸处对应点;左肘痛在手太

4、阴经循行线上的鹰嘴处,针右捏窝足太阳经对应点(委中);右前臂手阳明经肘下五寸处痛,针左膝足阳明经膝下五寸处对应点;右手腕太阳经外踝处痛,取左足外踝足太阳经对应点;右手拇指本节后手太阴经线上病,针左足拇趾本节后足太阴经对应点(太白);左手食指末节手阳明经线痛,针有足第二趾末节足阳明经对应点(厉兑);左髓足少阳经线上痛,针右肩手少阳经对应点(肩篌);右膝盖足阳明经线上缩,针左肘阳明经对应点(曲池);左膝外侧腓骨小头足少阳经线痛,针右肘尺骨手少阳经对应点;左腿肚足太阳经线上痛,针右前臂手太阳经对应点(支正左足外踝前下方

5、足少阳经线痛,针右手腕尺骨外踩内侧,手少阳经对应点(阳池);左足跟痛,针右手掌对应点(大陵下一寸);左足背第二趾关节处痛在足阳明经线上,针右手食指第二掌骨挠侧手阳明经对应点(合谷);腰痛在策2-3腰椎督脉线上病,针脐下任脉对应点(气海);胃皖部痛,针背部与胃相对应点;在临床找点时,能对在穴位上的,针刺对应的穴位,病点对不在穴位上的,不必硬套穴位,应取与痛点相对应点进行针刺,否则影响其疗效1、左病右取法:依古人“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立法。如网球肘在左则取右侧对应点,又如踝关节扭伤在右,则取左侧对应点。2、上

6、病下取法:是前法的延伸,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膝关节痛,取肘关节对应点,乂如足跟痛取手掌跟的大陵穴。3、前病后取法:是躯干段的配穴法,如乳腺病区背部的对应点治疗。4、穴位同位点配穴法:是指上下对应部位的穴位同时相配的取穴法,如取足三里穴治疗胃病,用手三里穴相配。如需内关穴治疗,就配三阴交穴治疗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有“缪刺法”的记载,用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对称针刺法,即“病在左,针之右”,这就是我们现在将谈到的同位点针刺法的前身及其理论渊源。依据“缪刺法”我们可以进行下述推理,就是:病在左,针之右;病在右,针

7、之左;病在上,针之下;病在下,针之上;病在前,针之后;病在后,针之前;我们进一步推理,就是:病在左上,针之右下;病在右上,针之左下;病在左下,针之右上;病在右下,针之左上;病在左前,针之右后;病在右前,针之左后;病在左后,针之右前;病在右后,针之左前。我们现在将上述关系用数学中的坐标图来界定,它们之间的位路关系就是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在人体上,我们的手与足,就有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同样,四肢的各个对应部位及躯干都有这样的关系。同位点问题在

8、针灸临床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查到的有关资料:手足相关的发现①国外研究者发现,上肢与下肢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如日本的吉元昭治把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手足相关”,并绘出相关图。图上可以看出肩与臀相关、肘与膝相关、手与足相关,利用这一关系,前臂有病可在小腿施治,拇指有病可在姆趾进行治疗,既与传统中医的缪刺法相吻合,病在上,治在下,病在下,治在上。实际上是对人体存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