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

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

ID:35436621

大小:97.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_第1页
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_第2页
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操作走进课堂教学刘秀凤关键词:自学数学、获得体验、做数学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牛的手、脑、嘴、眼,为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吋间,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张扬,自主寻找解题策略的意识得到充分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操作的教学,略谈儿点看法:1、在操作中,让学牛自学数学学生的智慧,往往会从他们的手指间流露出来,对于较抽象的知识,教师可安排形彖的操作,

2、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新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使抽象的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边玩边观察圆柱形物体,然后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牛经历了观察和玩的过程,感性认识丰富,说出了很多的发现,然后介绍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一-底面、侧面和高。又提问学生,对于圆柱体,你想研究什么?学生提出了想做一个圆柱体。做一个圆柱体要用多少纸?长方体,正方体能计算体积,圆柱体能计算体积吗?怎么算呢?它能装多少东四呢,等等各种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圆柱。由于整个知识是学生自己借助于形象的操作活动探究出来的,所以易记、易理解。2、在

3、操作中,让学生获得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屮,在具体情境屮,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体验。如在《比高矮》的教学中,可以先请两个差不多高矮的学生,让学生猜谁高谁矮,再问学牛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他们谁高谁矮。学生的方法也有多种,如用尺子量,靠近墙画线看谁的线高,让他们站在一起比,这时可用让其中较矮的那个学生踮着脚去比,或是站在台阶上去比。这样故意“制造矛盾”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既让学生经历了比高矮的过程,又经历了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经历了探究比高矮的方法的过程,感性认识丰富,也易于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3、在操作中,让学生体验

4、“做数学”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动手操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都应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的活动当中,进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做一个圆柱,然后让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学生由于经历了做圆柱的过程,而清晰地知道要有两个一样大小的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体作侧面。在粘贴时,耍把和圆的周长相等的边粘在圆上,否则的话圆柱的侧面有重合的部分或是不能围成一个圆柱。最后提问学牛,怎样求圆

5、柱的表面积时,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用两个圆面积加上一个侧面面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少了一份依赖,多了一份思考,思维强度非常高。4、在操作中,让学牛经历探究过程先猜后验证,让学生感悟到“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实践”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体验屮自己解决问题。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只提供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好一张口纸,让学生借助合适的材料,想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经过尝试,他们有的在白纸上剪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根据三角形的底和高画出了一个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验证这个公式是否适用于

6、任意三角形时,有的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沿高剪开与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给三角形画了一条高,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把每个小三角形看成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得岀相同的结论。如图(2)在动手操作学习屮,学生能利用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形象性经验向抽象性知识的过渡,进而推进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5、在操作中,让学生思路受到启迪动手,时一种搭建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就能促成能动意识产生,培养岀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女n:把一根长方体木料沿图(一)虚线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图一)(图二)对于初次学习长方体表面积

7、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道难题。问题的关键是:究竟增加了多少个面?为解决这一难题,我让每个学生都思考解题的方案,教学时,学生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木块及纸盒和橡皮泥捏成的长方体学具。当我问及思考的怎么样时,学生们争着举手讲述并演示解题思路。一位同学边演示边说,用小刀把橡皮泥长方体象图示那样切成两段,实际切了一次,增加了两个切面,而每个切面的面积都等于左(右)侧面的面积,即5X3=15(cm2)。因此增加的表面积就是5X3X2=30(cm2)o为了便于探究其屮的规律,我又提问如果锯成三段呢?如图(二),学生马上算出:5X3X2X2=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