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

ID:35440571

大小:59.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1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2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3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4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摘耍:教师应时刻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和提高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所成就。而教师实践性知识也作为一种信念指导教师不断反思,不断突破和不断创新。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所不具备的一种专业性知识。因而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长处被社会认可与否或被认可程度的高低,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能力的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被视为一种长期累积起来的“经验”,“上不了学术的台面”。“专业化”要求教师按照专业的标准行事,遵守外界订立的专业行规,接受专家的临床指导和考核

2、评价。一、国内外研究背景最早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研究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埃尔瓦斯,她给实践性知识下了初步的定义并且将其分为五大类。[1]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康奈利(Connelly)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2]范梅南(VanManen)提出实践性知识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不在乎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在于教育的机敏感、教育价值和教育效果。[3]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荷兰莱顿大学的沃乐普(Verloop)等人从学校改革、教师的基础知识、师范生的教育以及学科教学等角度来探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4]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东京大学的佐藤

3、学提出了增加教师实践知识的教育研究方法——教学的临床研究。[5]我国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基木上是进入21世纪后的探讨。2002年鲍喋发表的《教师实践知识初探》和《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养成》,[6]2003年陈向明在论文《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里初步给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7]2001年,石屮英从默会知识理论出发探讨知识转型与师范教育和教育改革关系时,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8]钟启泉在《“实践性知识”问答录》中,探讨了如何从教师体验上升到对实践性知识的概念界定。⑼邓友超在对其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的研究中指出,“实践”有“操作性实践”

4、和“反思性实践”两种,教师实践应是一种反思性实践。[10]鞠玉翠以叙事探究的方法,用“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一词來指称教师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11]姜美玲对实践性知识内容等进行整合。[12]鉴于国内外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本研究针对职前小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这一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在国内外优秀专家和学者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这一专业研究领域做一些更为具体的补充。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内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国外最早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实证研究的埃尔瓦斯把实践性知识初步定义为“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

5、度经验化的和社会化的,关于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环境、所教学科、儿童成长理论、学习和社会理论所有这些类型的知识,被每位教师整合成为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并以他(她)的实际情境为取向。”[13]国内学者陈向明给出的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14]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了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

6、类研究初期,研究者把教师实践性知识归纳为六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戏称为“六个框”o我国陈向明教授及其她的工作团队基于最初的“六个框”进行整合,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科目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育情境的知识四个方面的知识。[15](三)数据收集本研究从三个阶段对新教师进行研究,分别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个方面: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科冃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情境的知识对新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给岀建议。1•第一阶段:从关于自我的知识来看,处于第一阶

7、段的教师往往没有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也没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上课一开始便跟着自己写的教案的流程进行,新老师不会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从关于科目的知识看,该阶段的教师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对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无法合理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这样的状况便导致了教学资源运用的相对限制性和不合理性。从关于学生的知识看,该阶段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总是以自身的现有经验为中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境地,因此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如新教师总是很用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