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

ID:35441348

大小:56.8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开展思维活动的互动过程。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堂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讲求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做每一件事。而儿童的天性是贪玩、好动,要让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讲求语言引用,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

2、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教师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因此每一节新课导入很重要,特别是语言的引用,正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再加上有创新的语言那就等于成功的一大半。所以我们必须引用动听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时候,应用了这样的语言开头r同学们,老师昨晩做了一个好梦,大家想听听吗?"(想)突然间,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几十双圆溜溜的眼睛瞪着我,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这一下

3、子,我也显得神秘起来,悄悄地对他们说:老师昨天买福利彩票一一中奖了。(哇...!中了多少钱?)课堂气氛刹时哄动起来,我紧接着高兴地说r得入围奖,奖金是人民币150元;得安慰奖,奖金是人民币35元8角8分。"(啊…这么少!)老师严肃认真地说这人民币不少啊,够你交一年多的学费了,有谁想要老师中奖的人民币交学费呀?"(我需要、我需要…)这时课堂气氛开始上涨,我把握这一机会,奋起激情,高兴地说(如果谁能把老师中奖的各类人民币一一认识清楚,老师就把这些人民币送给谁,好吗"?(好!)经过师生一轮的对话,终于展开课题,接着老师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老

4、师的新课引入从"做梦"引出新课的学习,导入自然,应用语言新奇有趣,形象生动、奋起激情、充满挑战,所以学生渴求学习的干劲十足,新课学习由此开始,学习气氛由此升华。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可见开头很重要。所以一节课开头安排恰当,导入自然,教学语言充满激励性,让每位学生奋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新课程实践的突出变化是教材不再是教学唯一依据,不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只是倡导教师依据自己所要达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地选择,合理地组合与再造,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

5、局限于教材。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引用生活当中学生都会念的"数青蛙童谣"。如: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a只青蛙呢?学生很快说出了a只青蛙,a张嘴,(ax2)只眼睛,(ax4)条腿。这样一下子就从生活中的一首童谣,很自然的引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课题,而且学生还知道这个字母a在这里可以表示无数个数字,字母还可以与数字相乘。三、改进学习方式。课堂中推进探究性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

6、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如:观察、尝试、小组讨论等,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了0表示,没有〃的含义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表示〃起点"的含义,我让学生观察直尺,学生发现直尺的最左端的一个数是0,它可以表示这把尺子刻度的起点。接着,我又开展一个以0为起点的活动:立定跳远。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前面有一条线,每两条线中间是一样宽的,每位同学从第一条线开始,往前跳,跳到第二条线才算一格,数数自己能跳几格。这样通过观察直尺,尝试立定跳远这两项活动,学生就很自然地明白了0可以表示起点的含义。由

7、于学习是在探究中求知,所以本节课大大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大家你争我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

8、过程的优化,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一种奢谈。学生人格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隐性课程,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如:我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