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ID:35441628

大小:60.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它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感情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2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成为“建安风

2、骨”。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声韵音韵和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眺.王融,范云等人。4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王粲、刘桢.应场.阮璃.徐干.陈琳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已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的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咸.阮籍.刘伶.山涛.向秀.王戎。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1玄言诗:是指在东晋时期玄学思

3、想的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徳,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2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陆云.张载、张协等为代表。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缚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3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喋《诗品》。左思是西晋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乘建安风骨,抒写抱负,抨击现实,多不平

4、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陶渊明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1•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凡的农村景物写的富有诗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诗人喜悦之情情不自禁的流露。2.描写躬耕生活及与劳动人民的关系。如《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句,表现作者亲自参与农村劳动。3.反映农村生活的凋敝现象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如《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5、”写战后农村生活的荒凉。陶诗的艺术成就: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1•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相似,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绮丽。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表现在他是中国士

6、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以后,或是厌倦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其次,陶渊明的诗歌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第三,陶渊明的艺术影响同样是广泛的。他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史记》《史记》的叙事艺术:1•沟天连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史记》一书中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它的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2•

7、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结果,往往是略写。4•对复杂事件和宏观场面的驾驭。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史记》的人物刻画:1•闾巷人物的入传。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8、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是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3•复杂人格的多为透视和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