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赵美楠

课例分析--赵美楠

ID:35446300

大小:73.8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课例分析--赵美楠_第1页
课例分析--赵美楠_第2页
课例分析--赵美楠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例分析--赵美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例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做课内容为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在已经学习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巩固化学能与热能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验来感知吸热、放热反应。同时归纳总结常见的吸放热反应为以后的学习加以利用。课堂内容:1、图示回忆吸放热反应的特点(结合学案第二课时化学键计算反应热例题)冋忆:化学反应过程屮,断键吸热,成键放热,而化学反应的吸放热取决于成键放出热量和断键吸收热量的相对大小,吸收热量比放出热量多则为吸热反应;吸收热量比放出热量少则为放热反应。反

2、应物具有的能量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高,则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能量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低,则为吸热反应。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判断吸放热反应。2、通过实验感受吸放热反应:(1)、铝与盐酸反应(2)、氢氧化顿晶体与氯化鞍晶体反应(3)、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通过演示实验带领亲身感受吸放热反应。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立体感知,通过他的实际感受帮助他进行理解。3、在实验的过程屮,总结归纳常见的吸放热反应,为以后的学习加以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2、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及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3、利用

3、化学键进行计算学习重点:会判断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学习难点:利用化学键的计算一、通过化学键计算反应热已知拆开l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lmolO?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气态水分子中的lmolH-0键要放出463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人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关转化: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是和。实验2・1铝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什么使用前要打磨实验2-2氢氧化锁晶体与氯化鞍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2-3的化

4、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1是热反应、实验2是热反应、实验3是热反应。【小结】1、常见的放热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练习: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水反应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木炭燃烧反应C.铝和盐酸反应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氢氧化锁晶体与氯化钱晶体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D.实验室加热KMnO4制Ch3、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甲总能量的是A2H2+O2^-2H2OBCaCO3^^CaO+CO2tCCaO+CO2=CaCO3DCH3CH2OH(乙醇)2CO2+

5、3H2O4、对于放热反应:2H2(g)+02(g)兰蹙2H2O(1),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H2和0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出和0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0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出和0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出0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出和Ch所具有的总能量相等5、一种“即食即热快餐”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己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包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选择的是()A、

6、浓H2SO4与水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要外界能量7、(09上海理综10)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B.生石灰D.食盐A.硝酸镀C.氯化镁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的主要问题在于,实验耗用吋

7、间偏长,没有充分利用好实验的教育作用,在铝与盐酸的反应中,我们只是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了什么是放热反应,但是我并没有对为什么反应开始之初,实验的反应速率缓慢,随着吋间的增长,速率增犬的问题。也没用带领同学们一同探讨怎样加快反应速率的问题。在吸热反应的试验中,我是直接给岀方程式,可以通过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向这个反应延伸,通过反应条件,实验生成物进行类比推断,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效果会更好。习题的处理并不精炼,同类型题选一进行讲解,其他由同学们来分析更好。各处衔接微显生涩,应该准备更加充分才好。高一组赵美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