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

ID:35447677

大小:62.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_第1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_第2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_第3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_第4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做应用题的诀窍陈黔关键词:兴趣诀窍很多学生对计算题很感兴趣,一提到应用题就头疼,比上刀山还难,他们做应用题为什么这样难呢?主要是没有掌握做应用题的方法和诀窍,这里我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早年的解应用题的诀窍,我把这些诀窍告诉给学生,看我现在上的两个班的学生解应用题不难了,不仅是应用题,连带星号的题他们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解,也会了。有的学生还说这种方法很好。我们都会做应用题了。那么,这个解应用题的诀窍是什么呢?我来给介绍一下。一、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二、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三、确定每一步怎样算,列出文字算式,再列式计

2、算。四、算出得数后进行检验。五、就以五年级第九册51页第二题为例进行介绍吧。先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例题:甲乙两地相距3000千米,一辆卡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6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1、已知条件:总路程300千米;计划行6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0千米,求实际几小时到达。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两地相距300千米,6小时行完,每小时行多少呢?又实际每小时多行10千米,实际行多少千米呢?应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加上10千米就等于实际每小时行的速度。确定先算计划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算实际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最后算实际行了多

3、少小时,教学生根据每一步怎样算,写出文字算式。(1)计划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路程三时间二速度3004-6=50(千米)(2)实际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计划每小时行的+比原计划多行的二实际的50+10=60(千米)(3)实际几小时到达。路程4■速度二时间3004-60=5(小时)3、检验:把算出的5小时到达这个5小时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只要符合说明题做对了。检验过程:1、两地相距300千米,5小时到达,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004-5=60(千米)2、两地原计划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0-10=50(千米)3、两

4、地相距300千米,几小时行完?3004-50=6(小时)4、两地间的距离有多少千米?50X6=300(千米)通过检验所得答案和已知条件相符,说明应用题的分析、列式与计算正确。一句话,通过给学生讲应用题的解法和诀窍学生学会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并且会解应用题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甚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诀窍它可以延伸到我们的子孙万代。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会事事讲思路,讲理由,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我们培养了学生。学生又用同样的发法去培养他们的下一代,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的教育不就有了提高教学

5、的质量吗?至于这个诀窍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符不符喝新课程的理念我没有想过,可我的认识是这样的,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和后代就是我们的目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作文吴敏关键词;想象习作想象作文是人脑对已有景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的形象用文字表达出来。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现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想象资源,捕捉、创设生活情景中的想象之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养成想象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想象作文水平。一、创设情景,引导想象。想象

6、作文毕竟是作文,它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议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产生想象。二.借助课文,拓宽想象。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经过认真筛选而成的。它本身就是习作范例。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只要我们仔细挖掘潜力,有些故事情节,内容会给读者留下悬念,值得想象。对这类课文,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这些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创作灵感的发挥。三,展望未来

7、,任凭想象。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线索。想方设法超越现实。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有充满憧憬的神奇色彩。对未来生活信心十足,作为教师,我们要大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四.变换角度,换位思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位,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去思考探索,有时会产生奇迹般的惊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换位想象、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作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门教师经常潜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愈来愈丰富,创造力就会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

8、交际能力与习作。关键词;口语;交际;习作——方园一、口语交际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