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

ID:35448277

大小:55.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材解读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这“温晴”的冬天中,感悟济南特有的冬日风景,学习老舍描绘景物的特殊手法以及怎样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利感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5、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学生自主探究,朗读并思考。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小组交流。互动、研习该句的妙处(修辞、选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把握写景抒情散

2、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文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好的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有序。先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景物描绘中,不但运用了大量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更在词语选用方面十分讲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极

3、富生机利活力。因此,教学中,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着重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而感悟文中描绘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语的精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欣赏景物描写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

4、阅读。1、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明确瓦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2、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3、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

5、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但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