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教案

屈原与楚辞教案

ID:35458474

大小:93.9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25

屈原与楚辞教案_第1页
屈原与楚辞教案_第2页
屈原与楚辞教案_第3页
屈原与楚辞教案_第4页
屈原与楚辞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原与楚辞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屈原与楚辞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屈原的生平和作品2、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3、屈原的爱国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2、《离骚》艺术成就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课时本节讲授处辞含义、结集及处辞产生的原因一、楚辞的含义“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它已具有三重涵义:第一,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第二,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第三,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

2、选而成的一部书。二、《楚辞》的结集《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自战国至东汉,历三、四百年,共分五个阶段:一、先秦离骚第一屈原九辩第二宋玉纂辑者可能是宋玉。此为《楚辞》雏形。二、西汉武帝时(前140前后)。增辑作品七篇:九歌第三屈原天问第四屈原九章第五屈原远游第六用原卜居第七屈原渔父第八屈原招隐士第九淮南小山增辑者为淮南王宾客淮南小山,或即淮南王刘安木人。以上九篇作品的合集,是淮南王刘安以后、刘向以前的《楚辞》通行本。三、西汉元帝、成帝时(前48〜前8年间),增辑作品四篇:招魂第十宋玉九怀

3、第十一王褒七谏第十二东方朔九叹第十三刘向增辑者为刘向。四、班固以后、王逸以前(100年前后),增辑作胡三篇:哀时命第十四严忌惜誓第十五贾谊大招第十六屈原或景差增辑者己不可考,既不出于一人之手,也不在一个时期,而是在较长的时期里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地陆续增辑而成。以上十六篇作品的合集,就是王逸作《楚辞章句》时所据的十六卷《楚辞》本。五、东汉后期(100〜150年左右),增辑作品一篇:九思第十七王逸增辑者为王逸。王逸撰《楚辞章句》,并附入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卷,即后世流传的十七卷木《楚辞》。逮及宋代,因具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第,W:离骚第一

4、屈原九歌第二屈原天问第三屈原九章第四屈原远游第五屈原卜居第六屈原渔父第七屈原九辩笫八宋玉招魂第九宋玉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惜誓第十一贾谊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七谏笫十三东方朔哀时命第十四严忌九怀第十五王褒九叹第十六刘向九思第十七王逸这就是宋代以后通行的《楚辞》版本。而《楚辞》一书的纂辑过程与篇目内容,也透露了“楚辞”二字的意义:即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或骚体赋)。三、楚辞产生的原因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

5、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在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汉书•艺文志》中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楚辞》由刘向编辑后,东汉的王逸作《楚辞章句》,宋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朱熹作《楚辞集注》,此后的注木纷多,“楚辞学”成为历代研究的一门显学。楚辞的产生,既是楚文化与小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又是楚文化自身发

6、展的产物。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成野蛮的界族。楚地被称Z为“蛮荆”,楚人被称Z为“蛮夷”。跟“捡猊”、“戎狄”并列。一般认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后,这样说不完全对。正确的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具体说,楚辞的产生,有如下背景和因素。第一、中原文化的影响。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之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周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西周时,封楚王熊绎于江汉地区,表明周王朝对南方的控制。春秋时,楚国迅速强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

7、,成为足以与中原抗衡的大国,楚庄王为春秋五霸Z-O战国时,楚国并吞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屮,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冇“横则秦帝,纵则楚王”Z说。最后楚为秦所灭。但秦时的楚地起义,乂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汇融,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处于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在文化渊源上和政治思想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中原文化冇一定的一致性。春秋战国时代,北方屮原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成为他们文化素养的一

8、部分。屈原《九歌》屮的《桔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看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