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ID:35458477

大小:91.9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4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戴逵和戴顒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陶潜、谢灵运的诗,云岗壮伟的造像,洛阳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悲剧最多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

2、、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以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日:“卿何如我?”般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时的事。魏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当时画家宗炳云:“山水质有而趣灵(自然山水,既其形质又有灵趣。)。”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

3、意,欲辨已忘言”。魏晋人欣赏自然,有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宗炳画所游山水悬于室中,对之云:"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郭景纯题曰:“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评之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之,辄觉神超形越。”这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深透在当时人的美感和自然欣赏中。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王義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才能够在中国

4、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创立出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节选自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术魏晋六朝是中国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B.汉末魏晋六朝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时代,与“文艺复兴”有相似处。A.魏晋人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尊重了个性价值。B.魏晋人创作山水面,非常重视意趣,所以他们注重意境的营造,忽视了对山水的描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汉末魏晋

5、六朝是一个光芒万丈,前无古人的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B.曹操的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是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的表现。C.殷浩“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是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表现出人格个性之美。D.晋人那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是用他们虚灵的胸襟和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后建立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逵和戴顒的雕塑,嵇康的琴曲,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都是汉末魏晋六朝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B.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蕴含着晋人以艺术心灵欣赏自然的玄远幽深的押学意味C.王羲之“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

6、中游”的境界如司马空说的“空潭写春,古镜照神”,胸襟澄澈空明。D.元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山水面家倪云林是受汉末魏晋六朝艺术影响的代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泰山石刻汪曾祺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在昆明一个旧家,一副四言的集字对联,厚纸浓墨,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宇字神气俱足,不能忘。经石峪在泰山中路的岔道上。这地方的地形很奇怪,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会出现一片一亩大的基本平整的石坪呢?泰山石为花岗岩,多为青色,而这片石坪的颜色是姜黄的。四周都没有这样的石头,很奇怪。是一个什么人发现了这

7、片石坪,并且想起在石坪上刻下一部《金刚经》呢?经字大径一尺年。摩崖大字,一般都是刻在直立的石崖上,刻在平铺的石坪上的,很少见。这样的字体,他处也极少见。经石峪的时代,众说纷坛。说这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之间的字体,则多数人并无异议。经石峪保存较多教书笔意,但无蚕头雁尾,笔圈而体稍扁,可以上接《石门铭》,但不似《石门铭》的放肆,有人说这和《瘗鹤铭》(瘗yl)都是王義之写的,似无据。王羲之书多以偏侧取势,经石峪非也。《瘗鹤铭》结体稍长,用笔瘦动,秀气朴人,说这近似二王书,还有几分道理(我以为应早于王羲之)。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乞。经

8、石峪学领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