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ID:35458519

大小:79.1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5

屈原列传(教案)_第1页
屈原列传(教案)_第2页
屈原列传(教案)_第3页
屈原列传(教案)_第4页
屈原列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屈原列传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徳。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细质”、“被”,正确理解古今界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朗读1、2口然段,说说口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耍特点,以了解学牛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乂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

2、他的作品,流传下來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晩年放逐到沉湘蛮荒Z地,也仍在关心塑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屮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总的站格,两千多年來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丿力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

3、称赞《史记》是“史家Z绝唱,无韵Z《离骚》二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而,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二明确研读方法。仍从检杳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关于史传“变体3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唆体覽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

4、写法?历來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述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儿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畑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

5、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关于研读方法: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卜

6、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牛一道分好人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禅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岀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屮,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1.分析第一大段(1)难句解释:“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

7、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让学生明确:上官人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为”的常用义Z-;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口:以为TF•我莫能为'也。”——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谋产牛的多余的词语。(2)行

8、文思路: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点拨:-•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因才能卓越重用写屈原初次被疏因上官进谗被疏远“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因忧愁幽思作《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