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ID:35461389

大小:108.1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4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科试题本试题卷分两部分,请把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填在机读答题卡上,毎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填在对应科目答题卷上,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1・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吋

2、不有2.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3.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儿句唐诗宋词。屮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鼎苏”;送别,则用王勃来安

3、慰亲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材料表明①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③文化的影响持久深远手机处访①人们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④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4.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③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反映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7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一一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E横五百士兵》和《

4、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①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膊采众长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易中天在谈美国精神时说到:美国是这样的,你可以批评他,可以反对他,可以厌恶他,还可以仇恨他,却没法小看他。全世界都无法只当他不存在,对他满不在乎。原因何在呢?就在美国精神。易屮天的话表明①美国精神己经成为提升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②文化越来越成

5、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④美国精神促进了美国人民全而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人认为,随看现代科技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老黄历”,其作为文化遗产已没有价值。对此,你可以选择以下观点加以反驳①“二十四节气”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②“二十四节气”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③“二

6、十四节气”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的屮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①书法、绘画艺术是屮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①②B.②④

7、C.②③D.③④9.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汇就来自英文。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一一马克思主义更是rti国外传入的。这说明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品质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连10.有专家认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不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是对传统文化的

8、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A.古诗文教学对人的影响应是潜移默化的B.古诗文教学应关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C.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D.古诗文教学应正确选择、传递、创造文化11.“微妙堂”是郑德采医生开展社区义诊的好帮手。三年前,每次有活动,他便一个个打电话。现在有了微信,约定时间社区义诊已经连续搞了30场。惠及群众近3000人。郑德采用爱心、热情与业务书写精彩故事。从郑徳采的精彩故事,我们感悟到①文化素养只有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