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ID:35463460

大小:102.7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5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练习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屈原列传》练习(一)班级:姓名:一、找出通假字,并翻译1、犹离忧也通_2、人穷则反本通_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_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_■5、靡不毕见通_■6、屈平既细通_7、厚币委质事楚通_8、簡然泥而不滓者也通_■9、被发行吟泽畔通_二、重点实词解释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王甚任Z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4、争宠而心害其能5、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6屈平属草稿未定■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8、平伐其功■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10、“离骚”者,犹离忧也■11、人穷则反木■

2、1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13、靡不毕见_14、其文约,其辞微••15、举类迩而见义远16、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7、不获世之滋垢■18、鶴然泥而不滓者也••19、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20、乂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21>一篇之屮,三致志焉。2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2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2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25、何不舗其糟而啜其腦••••26、人又谁能以身Z察察,受物Z汶汶者乎••••三、写出下列加点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O今义:

3、下_年。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O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3、而设诡辩于怀土之宠姬郑袖••古义:o今义:无理狡辩。4、濒色憔悴,誓容枯槁古义:O今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彩。I义:。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以出号令;出则接遇••蝉蜕于浊秽■活用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活用为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活用为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活用为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活用为翻译下列句子古义:o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四、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和翻译1、闿闻强志,

4、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宾客,应对诸侯。译:2、屈平疾王听Z聪也,谗谄Z蔽明也,邪曲Z害公也,方正Z不容也。译:3、夫天者,人Z始也;父母者,人Z木也。人穷则反木,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译: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为穷矣。译: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译:7、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8、

5、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译: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口为,举贤以口佐。译:10、吾闻Z,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乂谁能以身Z察察,受物Z汶汶者乎?译:1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屈原列传》练习(二)班级: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短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歹h班列■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木也②秦,虎狼之国,姓名:)B.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IL:称为鼻祖■()

6、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翻译下列文句。©r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②以一仪而当汉屮地,臣请往如楚。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4•以下句了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Z不聪也,谗谄之蔽

7、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A.①②③B.④⑤⑦C.③④⑤D.④⑤⑥阅读文段,完成卜•列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

8、振衣。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科?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蟻科?”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5ABCD形体和容貌刚洗完澡推进移动经常流动选出对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新沐者必振衣新沐而能与世推移推移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常流6.选出对划线字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具流而扬具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