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ID:35484890

大小:62.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_第1页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_第2页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_第3页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_第4页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中国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美丽中I单选题,每题3分(正确选项,红色标出)1•目前,北京市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B)oA.工业排放B.机动车尾气C.扬尘D.燃煤2•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源性污染的是(C)。A.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B.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C.工矿企业造成的污染D.秸秆燃烧造成的污染3•我国城市中,其车用柴油含硫率与国际接轨的是(C)。A.洛阳B.哈尔滨C.北京D.秦皇岛4•在生态文明的概念中,生态文明建设以(A)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致力于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A.资源环境承载力B.和平的国际社会环境C.国民生产总值D.国

2、家的经济总量5•在我国,大气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D)。A•水B•石油C.天然气D.煤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B)。A•环境基础设施建设B.钢铁冶金C•废物管理D.可持续交通7•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B)。A.谁污染谁治理B.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C.排污收费D.先发展、后治理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几个层次,其中在我国还没有大量实施的是(C)oA.项目环评B.区域战略环评C.政策环评D.规划环评9•在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中,应放在首位的是(C)。A.无害化B.无害化C.减量化D.资源化10.近年来,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降低,其原因是(C)。A.太阳能发电技术的

3、提高B.不再使用化石能源C.页岩气产量的提高D.大规模利用核能多选题,每题4分(错误选项,红色标出)"•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D)oA.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B.科技创新,主要是碳封存、碳收集的技术C.生活和消费方式的改变A.增加碳汇特别是林业碳汇12•环境保护应包含的内容有(ABD)oA.污染防治A.生态建设与保护B.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自然的气候条件C.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13•我国已经提出的生态安全屏障有(AC)oA.青臧高原生态安全屏障B.大小兴安岭生态安全屏障C.黄土高原和川滇生态安全屏障D.内蒙古草原生态安全屏障14•全球环境问题有(ACD)o

4、A.臭氧层损耗B.矿产资源短缺C.危险废物越境转移D.全球气候变暖15•关于美丽中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A.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充分认识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A.建设美丽中国要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环境保护道路C•建设美丽中国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学科领域D.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防治好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源头去解决16•在污染减排方面,我国实施的措施有(ACD)oA•结构减排B.临时减排C.政策减排D•工程减排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有(ABD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高速发展D.循环发展18•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关系到(

5、ABCD)o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B.人民的福祉C.民族的未来D.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实现19•根据全国农业区域布局,下列省市中处在优化发展区的有(ACD)oA.辽宁省B.青海省C.吉林省D.黑龙江省20•环境的基本特征有(BCD)oA.季节性B.变动性C.整体性D.区域性判断题,每题3分21•可持续发展时代不同,在传统现代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在逐渐降低。(错误)22.2011-2015年中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包括五河、三湖、两库,其中三湖指太湖、巢湖、滇池。(正确)23•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而非潜在的环境问题。(错误)24.《中华人

6、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指天然的自然因素,不包括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错误)25•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之一。(正确)26•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正确)27•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一种治国理念和政策导向。(正确)28•我国现在还没有签署和批准任何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错误)29「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正确)30•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特征是水中藻类和水中植物过度生长,引起水体及其生态的变化。(正

7、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