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游的基本理念

慢旅游的基本理念

ID:35487219

大小:58.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慢旅游的基本理念_第1页
慢旅游的基本理念_第2页
慢旅游的基本理念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旅游的基本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旅游的基本理念慢旅游的基本理念一、3S顾名思义,慢旅游就是放慢节奏的旅游方式,它是对旅游活动效率反思的产物,是对休闲心态调整、闲暇时间管理、旅行速度控制进行创新的结果。与此相关,慢旅游首先强调3S-Slow(缓慢的)是慢旅游的最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的速度和节奏上。慢旅游是对速度控制型旅游活动方式的一种反思和改革,是建立在对闲暇时间价值和利用方式的重新认识这一基础之上的。作为对速度崇拜的扬奔,慢旅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减速。缓慢的节奏是保证实现旅游活动目标的基木前提条件。例如,不少团队游客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像前停留的时间还不足几秒钟,甚至连她的微笑都没看清

2、,就更别说在她的微笑中沉思和感动了。Simple(简约的)源自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VanderRohe的名言“Lessismore”。作为一种建筑设计理念,简约主义提倡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这一思想体现在慢旅游中,就是旅途中対物质方面(如行李、住宿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对品质的要求却比较高,讲究一定的品位与格调,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Small(小规模的)与某一次慢旅游活动的参与人数与游伴有关。在著作《成吉思汗的马队》当中,学者特纳和阿西强烈地谴责了大众旅游对旅游地居民带來的负面影响。慢旅游一

3、般采取家人、同事或朋友结伴出行的方式,规模比旅游团队要小得多,对旅游地环境与文化的影响也小得多。同时,志同道合的游伴也有利于旅游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二、3L慢旅游不仅是从时间和速度这一视角进行界定的,作为一种异地短期的生活方式,它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这造成慢旅游在结果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这就是慢旅游的3L理念。Long(长期的)是指慢旅游通常目的地数量少但在某一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长。Buckley.Dick-inson>KarlheinzWoehler等国外学者就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慢旅游进行了界定,认为慢旅游是在有限的旅游H的地放缓旅游速度、停留更长时间的

4、旅游方式。休闲研究专家GeoffreyGodbey认为,“休闲如果被效率所左右,那么它将与工作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旅游过程中如果过度强调效率,就失去了木來的意义。GabrieleMorello从社会层

5、侨指岀,时间压力和过度流动性对很多个体来说都是有害的、不平衡的。因此,慢旅游中强调充足的时间和游客对于闲暇时间的自主性,除了保证了解当地文化、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发现新的东西、提升旅游收益Z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Low(低影响的)指出了慢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可能的贡献,体现在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在国外某些学者(如Dickin-son)看來,慢旅游首先是

6、基于航空与汽车Z外的交通手段,亦即提倡放弃航空、私家车为代表的高碳出行方式,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行车、徒步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除此Z外,慢旅游还强调保护自然的步调,不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节奏(如天天泼水节),不为满足旅游者单方面的需求而影响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从这一点来看,慢旅游体现了可持续旅游的观念,与当地倡导的低碳旅游亦有紧密关联,是一种替代性旅游方式。Lohas(乐活的)是由英文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的首字母组成,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社会学者PaulRay和心理学家SherryRuthAnderso

7、n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倡导“成长、环保、健康、分享、实用、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乐活族提出了自己的10大宣言,如“我会注意自我成长、终身学习、灵性修养、并关怀他人”、“我会经常运动、适度休息、均衡饮食,不把健康的责任丢给医生”、“我支持有机(无毒)农产品,并尽量优先选用”,这些自我发展、公益、环保理念也是慢旅游行为的基本准则。三、3N慢旅游必须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从容进行、属于特定地方。前者强调的是缓慢、减速,以减少压力感、匆忙感,使旅游者重获自山感、控制感;而后者则注重对旅游对象的认知、理解、欣赏利发现,在慢慢观赏、细细品味之中寻找

8、旅游地的不同之处。Natural(自然的)是强调对自然的回归,享受宁静的氛围,发现自然界的美丽与奥妙,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体现着人性的回归。第二层含义就是奉行尊重自然的理念,不破坏自然环境,不对生态系统施加负面影响,优先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接待场所(如绿色酒店、餐厅),并力所能及地为提升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植树造林、支持减碳行动)。Native(本土的)则注重地方感,强调对旅游地地方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以使得旅游者对“地方”的概念更清晰。这就要求全面了解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状

9、况,并通过比较发现与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