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ID:35487414

大小:62.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5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_第1页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_第2页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_第3页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_第4页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摘要:碾压混凝土基层在国内应用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施工工艺。基于大量室内试验和阳阳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碾压混凝土基层组成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材料控制指标;介绍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设计方法,提出了配合比设计指标。实践表明,设计的碾圧混凝土混合料能够满足施工耍求,且可有效地节约施工费用。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国内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常采用水泥稳定材料作为基层,由于交通量的增加,车辆轴载以及重车比例的增大,国内已建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了较多的早期破坏。根据调查发现,在高等级

2、公路尤其是重交通路段,由于水泥稳定基层存在耐冲刷性、抗裂性和强度不足等缺点造成路面早期损坏,因此需耍采用新的强度更高的基层材料,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品质。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单位用水量较少、坍落度为零的超干硬性混凝土,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自1981年H本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一坝高89m的岛地川坝以来,碾压混凝土技0引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碾压混凝土不仅适用于坝体工程,也适用于同样屈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道路工程,它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板体性强、承载能力大。本文依托某高速公路探讨了碾压混凝土基层原材料技术要

3、求、配合比设计的控制指标,对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1原材料技术要求1.1水泥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下称施工规范)相关规定,碾压混凝土用作基层时,可使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用粉煤灰时,宜使用强度等级32.5以上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工程条件也可以选择矿渣水泥及火山灰水泥。最好采用凝结时间稍长,强度增长快、干缩性小的水泥。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及不掺加缓凝剂时,考虑水泥凝结吋间对混合料的运输、碾压的影响,宜参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4、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1.2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硕、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碾压混凝土可使用III级粗集料。由于RCC用水量低,粒径较大的集料会引起离析而影响路而的平整度,碾压混凝土基层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o集料屮针、片状颗粒含量最好控制在15%以内。集料中含泥量大易造成混凝土内界面缺陷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所以也耍严格控制,含泥量不宜大于1.5%。1.3细集料细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碾压混凝土基层可

5、采用III级砂。研究资料表明石屑可代替部分砂用丁•碾压混凝土基层,但要求不具有塑性或塑料指数低,否则会增大混合料的用水量及收缩性。由于河砂资源短缺,而开采石料用做混凝土粗集料的同时,常伴随着石屑的产生,石屑代替部分砂用于普通混凝土、碾压混凝十•的可实施性也已经得到证实。石屑的加入虽会加大混凝土的用水量,但粗糙多棱角的石屑颗粒在砂浆中起着骨架的作用限制了水泥右的变形及骨料颗粒的滑动,同时右屑与水泥右冇良好的黏结界而使界面空隙少,减少了应力集中,石粉提高了水化产物的结晶程度.2原材料试验2.1水泥木项口水泥采用屮材天山(

6、云浮)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k1.2粗集料本项目的粗集料來源于建业石场生产的10〜30mm>10〜20mm碎石,碎石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1.3细集料本项目采用的细集料为河砂和石屑,河砂产于漠阳江砂,表观密度为2・640g/cm3,含泥量为0・3%;石屑产于建业石场,表观密度为2.690g/cm3。2.4其它材料本项目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因此不掺人粉煤灰,考虑施工拌和便利性及节约成木的考虑,不掺人外加剂。3配合比设计3.1碾压

7、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指标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满足设计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因此碾压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前3项技术耍求,在满足上述前3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应尽可能经济,以单位重量水泥(胶材总量)获得的弯拉强度最大为经济性评价标准。1.1.1强度指标由于我国询未制定碾压混凝土基层相应的技术规范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此种混凝土水泥剂量与贫混凝土大体相当,基于路面结构屮碾压混凝土用作刚性基层,弯拉强度指标可参考贫混凝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8、)所述贫混凝土刚性基层的强度要求如表3所示,碾压混凝土基层可参考采用28d抗弯拉强度为设计指标,采用7d抗压强度作为RCC施工的主要控制指标,同时其28d抗弯拉强度用于工程验收评定。1.1.2施工和易性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作性采用改进VC值来评定,碾压混凝土出搅拌口的VC值宜为5〜10s,碾压时的改进VC值宜控制在30±5s.1.2配合比设计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