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病治疗方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

ID:35487657

大小:56.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_第1页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_第2页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_第3页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秋季常见病治疗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秋季常见病治疗方秋季常见病治疗方秋季常见病治疗方深秋是人们最易得病的季节,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从甘肃、山西、北京、湖北等地屮医药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编纂的中医药典籍屮,筛选了一批治疗秋季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药方剂,供患者辨证选用,对症施治,保康健体。一、风热感冒1、霜桑叶、西河柳各10克,生姜3片。水煎热服,盖被微出汗。主治头疼无汗,发热重怕冷轻,口干,尿黄,脉浮数。2、梨1个、生姜3片、童便1小杯。捣梨取汁,入童便,加水1杯同姜煎,温服。主治风热感冒,口干咳嗽。3、葛根10克、生石膏12克、生姜3片。水煎分二次温服。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疼,

2、出汗口渴。4、银翘解毒片(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丸),任选一种,按说明书服。5、葱白二根,豆豉、连翘各10克,山梔、桔梗各6克,薄荷、甘草各3克,淡竹叶2克。水煎服。主治风热感冒及喉炎等症。适用于风温初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等症。6、柴胡、黄苓、羌活、白芷、芍药各4克,葛根、石膏各7克,甘草、桔梗各2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二次分服。主治感冒风寒,恶寒轻发热重,头痛眼疼,身体因楚,鼻干,眼眶痛,脉微洪者。7、升麻10克,葛根、芍药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感冒头痛身疼,发热重恶寒轻,以及斑疹透发不

3、畅而又有表症者。8、牛劳子10克,荆芥、桔梗各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口渴、咽痛为主者。9、薄荷、知母各5克,生石膏19克,银花、板蓝根、玄参各10克,炒梔子6克,竹叶3克,鲜芦根16克。水煎,每日一剂,分3〜4次服。病情重者可H服2齐!J。可用于小儿重症感冒,高热不退,口渴、便干、尿黄、舌质红者。10、紫苏15克、前胡12克、杏仁10克、枳壳12克、陈皮20克、半夏15克、茯苓18克、桔梗12克、甘草10克、生姜3克、大枣2枚。水煎服,主治凉燥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鼻干燥但不作渴,咳嗽少痰,舌质正常,脉浮不数。1

4、1、桑叶15克、杏仁12克、豆豉12克、沙参15克、梨皮10克、梔子12克、浙贝母15克。水煎服。主治温燥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渴,咽干痛,干咳无痰,舌尖边红,脉浮数。二、急慢性副鼻窦炎1、鹅不食草、苍耳茎叶、辛萸花、瓜蒂各3.5克,薄荷叶、冰片各0.3克。前五味药共研细末,过鑿,再加冰片研至无声为度,用有色玻璃瓶收贮,勿令泄气。每次取少许吹入鼻内,一日3〜4次。注意禁食椒、姜、韭、蒜及羊肉、海味等物。2、苍耳子1000克、辛萸188克、菊花、茜草、金银花各63克。将上药切碎,加水3000毫升,煮取1000毫升,滤过,残渣加水

5、1500毫升,煮取500毫升,如此四次,然后合并四次煮取的药汁,加入250克蜂蜜,文火浓缩至600毫升。每次服5毫升,一H三次,可连续服一至三个月。3、蕾香叶250克、猪苦胆4个。以猪苦胆汁拌和蕾香叶,晒干,研为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6〜10克,口开水送服。制成蜜丸亦可。主治鼻窦炎兼有头痛者。4、苍耳88克、白芷31克,薄荷、辛萸各16克。共研细面,每次服6克,茶叶一撮加葱白一根为引,煎汤送服。本方是一个消炎解热剂,治风热郁久而成的脑漏。可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的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痛等症。5、辛萸、口芷、升麻、藁本、防

6、风、川茸、细辛、木通、廿草各等分。共研细面,每次服10克,茶叶一撮为引,煎汤送服。治鼻生息肉,形如石榴子,色紫微硬,常流稠厚鼻涕,腥臭难闻,鼻塞不闻香臭,头胀而痛等症。6、独脚莲100克,蟾酥1.6克、麝香1克、冰片2克。将独脚莲、麝香、冰片分别研成细面,用黄酒溶化蟾酥,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加适量麻香调为糊状。用的吋候,先将鼻腔干痂洗去,用棉签蘸取药糊涂于鼻腔内粘膜上,每13—次,连用2~3周。适用于萎缩性鼻炎的鼻干、不闻香臭。涂药吋略有刺激性,但无妨害。三、风热咳嗽风热咳嗽多由风热感冒引起,除有风热感冒的症状以外,加有咳嗽吐黄痰、口渴、嗓

7、了痛等症。1、桑叶、菊花、连翘、桔梗各10克,薄荷5克,芦根16克,廿草3克。水煎分二次温服。2、生姜汁、莱腹汁各一盅,梨汁三盅,三汁合匀,加口糖少许,分二次用温开水冲服。3、北沙参16克、麦冬13克,桑皮、地骨皮各10克,橘红、桔梗、前胡各7克,廿草5克。水煎分二次温服。4、桑叶8克、菊花3克,杏仁桔梗、芦根各7克,连翘5克,薄荷、廿草各3克。水煎,二次分服。治伤风咳嗽,鼻塞,微有恶寒恶风者。若咳嗽较重,痰黄粘不出,可加黄苓、浙贝母等;发热较重者可加知母、石膏之类。5、地骨皮、桑口皮各10克,生廿草4克,粳米一撮,水煎服。本方是•个消炎

8、镇咳剂,能清泻肺热,主治肺热咳喘,皮肤蒸热,微有恶寒发热,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6、桑叶、贝母、香豉、梔子皮、梨皮各4克、沙参7克。水煎,一次服下。本方是一个镇咳剂,主治外感燥热,头痛身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