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ID:35490831

大小:64.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_第1页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_第2页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_第3页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_第4页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政治因素:法律、法规、法令、政策、政府教育规划以及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关注“十二五”规划,因为它对国家未来五年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二)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队伍规模的影响;2、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层次要求;3、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向;4、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三)社会因素1•国家层面:国家政策决定社会的就业率的高低。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制约发展,实习机会少,造成部分专业与实际需求不相符,致使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扩招,早成过多大学生流向社会。2企业方面:企业制度不

2、合理,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身体歧视等,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再一次拉高。(四)技术因素: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技能替代型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存、并以前者为主的独特态势,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2.而劳动密集型技术和产业发展政策、分割的市场体系及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缺少工作经验是影响就业的最大困难由于用人单位普遍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实际操作经验,大量初次踏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动手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将他们挡在了职业岗位人门之外

3、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有71.3%的毕业生认为缺乏工作实际操作能力,不适应社会要求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o这与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的倾向未得到根本改变有关,使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二)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调查显示,有50.8%的学生表示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不适应社会需求。他们希望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耍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

4、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高学校和大学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三)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影响自己的选择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更新不及时,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调查显示,有43.4%的同学表示由于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用人单位职位薪酬过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择业选择面过小而影响了就业。(四)渴望专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市场是双向选择的原则,无论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自己,都希望获得最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调查显示,毕业生非常重视各类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招聘会已成为学生

5、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问到您希望从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多意向选择时,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占72.5%,选择各类招聘会的占63.3%。这足以说明天津市各大院校和社会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卓有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少通过社会、家庭、朋友等其他渠道,对学校推荐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存在着“等、靠”的现象,主动就业、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五)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合适工作难找调查显示,有23.9%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有33.6%的毕业生认为形势一般,我国经济

6、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太大的推动作用,工作不太好找;有42.5%的毕业生表示不太乐观和不怎观,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冃前天津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表明这部分同学面对就业心理压力较大。从性别看,男牛比女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要高,持乐观和比较乐观态度的男生比女生高7.7个百分点,持不乐观态度的男生比女生低5.1个百分点。从专业来看,理学、管理学和法学专业的同学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较高,文学和经济学专业则相对较低。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同境遇,提醒我们要对某些专业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增强适应性,拓宽就业面。(六

7、)求职费用对经济困难学生造成负担大学生为寻求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求职时必须注重自我包装,致使求职费用逐年攀升。调查显示,近六成以上的同学求职费用主要是用在交通费、通讯费、购买服装和制作各种简历、拍证件照片方面。求职费用对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来讲不算什么,但对不富裕家庭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讲负担还是不小。有63.0%的毕业生表示有一定的负担但可以承受;14.4%的毕业生表示负担较大。其中,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感觉负担较大的比城市学生高出14.2个百分点。(七)就业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和信息不真实等现象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