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ID:35495988

大小:96.8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5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看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封建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由生产力的进步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的,故B正确。手工业的发展也是有生产力进步导致,故A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故C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由生产力的进步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的,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封建土地私有制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生产方式

3、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选A。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和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都说明这些技术并没有被严格保密B错。C、D表述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兵器发展【名师点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线索3古

4、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1.明清数百年來,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删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一一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答案】A【解析】从杭曲大调本身以及所描述的商业活动的丰

5、富多彩来看,反映出明清时期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能体现杭州城有区域功能划分,但不能体现是官府采取的措施导致,排除C项;D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B.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C.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答案】A【解析】从材料

6、中的“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来看,说明田业买卖还会受到房亲、四邻的干预,只有在他们不买的情况下,才能和外人交易。中国古代聚族而居,街坊邻居大多是家族宗亲,因此材料信息说明出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故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政策,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先秦诸子中有人强调:“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得)不劳,其兴利多矣!”此观点应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用

7、财不费,民徳(得)不劳”反映的是墨家的“节用”主张。故答案为D项。儒家主张“仁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1.泣仲舒在《春秋繁露•十指》中提出:“天下之大,事变之聘……大略之要,有十指。……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A.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B.在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C.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董仲舒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思憩,主张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被统治者认为

8、杲有建设性的,故答案为D项。A、C项不是“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原因,均排除;B项说法错误,这种主张在根本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2.“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