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ID:35496748

大小:59.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三化学备课组近两年,广州市化学中考的命题方向是:重视课本,注重“双基”;突岀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能力和索质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阅读、表达、分析、实验能力;重视知识的整合,综合性较强。今年的复习时间较往年少,怎样在短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打好2009年中考的这场“战役”,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制定相应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一、复习计划制定的复习计划定“两大轮,一小轮”。第一轮是全面的专题复习,第一轮突出重难点,复习印发、自编练习,第厂小轮进行儿套综合题训练、查漏补缺、回归课

2、本。计划是细到每周每节的工作,每个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学案)市备课组共同商量研究定案,加强团结协助精神、发挥集休的智慧,做到资源共亨。复习计划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大轮:第7-12周,依据《中考指导巧》进行专题复习,配以同步学案练习,落实基础。从指导卩上看,总体来说和08年的相走不人,但是在学生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上,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所以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上,丄要是落实基础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尤其是我们这类层次的学校,把主要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及落实上。周次内容专题知识点课时身边酸、碱、盐、氧化物的

3、相互关系17的化Uli厶酸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判断及应用1学物碱物质的颜色、共存、星别、1质盐物质的除杂、分离、推断1(1)氧化物专题检测1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符号、离子符号1结构元素、化合价、化学式基本化学用语1基木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无机);氧化物、酸、碱、盐18概念理论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反应类型29变化质量守怛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关简单计算3空气、水空气成分、污染,电解水、水资源保护利用身边氧气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2

4、10的化氢气氢气的性质、用途、制法,三大可燃气体学物质碳、单质碳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三大述原物质111碳的•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制法1(2)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互关系1溶液溶液基木知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及有关计算1酸碱盐酸、碱、盐、氧化物的综合复习111基本实验常见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1学儿种气体的制取、检验112探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1究综合实验(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评价)2第一轮:第14-16周,根据区模拟考试情况及《解题思路分析》依中考指导分专题复习,跟踪到位。进行套题

5、训练,把近年广州市中考题进行整理、变型,精编习题有针对性进行复习,避免盲目题海战术。专题一: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互关系专题一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专题三:几种气体的制取和收集专题四: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专题五:综合实验(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评价)第三小轮:第17-18周,查漏补缺、最后进行几套套题训练和冋归课本。二、复习策略1、立足“双基”°在复习中对“双基”要求:通读课本(包括重要的文字、实验、图片、习题);归纳梳理(整介前后知识,科学梳理主干知识如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关系,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等);强化

6、记忆(概念、规律、如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溶解性等基本知识);训练到位(化学用语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筹);建立典型(中考必考题型、常考题型的典型题目如物理与化学变化、质量导恒定律等)2、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复习课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耍求要对知识进行整合。复习时要打破原有的知识界限,跨章节、跨单元甚至跨册,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进行加工。复习中始终坚持用习题把考纲及课本基础知识点联系起来,尽量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相异或相同)联系起来进行归纳。例如,在复习物质的组成、结构相关概念时,设计如下学案先让学生完

7、成:水是生命源泉。(1)从宏观角度分析,水是由和组成的(填类别);(2)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是由无数的构成的,每个由构成;(3)水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在条件下,水发生分解、生成和一,所以这是一个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在条件下,水分子分成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和。(4)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的新物质不再具有水的化学性质,所以说水夕子是保持水这种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5)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躱子是中的最小粒子。(6)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的化学变化。从式中不难分析,

8、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元素种类一样,水(比0)和氧气(02)中都含有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数(或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水分子、氧分子中的氧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通过例举实例“水”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把重耍的几个抽象概念很好联系起来,比以前只是简单“把概念一一罗列”的方式要牛动、更直观些,让学牛体会到概念间的相关联系,能更好理解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