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试卷4(选择题)

马基试卷4(选择题)

ID:35504432

大小:72.9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5

马基试卷4(选择题)_第1页
马基试卷4(选择题)_第2页
马基试卷4(选择题)_第3页
马基试卷4(选择题)_第4页
马基试卷4(选择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基试卷4(选择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人和自然的关系C.人和社会的关系D.人和物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A.积极能动的过程C.完全自发的过程5.群体意识指的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C.群众实践的产物6.空间是指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7.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B.消极被动的过程

2、D.主观随意的过程B.个体意识的总和D.群体意识的产物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B.确定和不确定的关系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8.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A.内部矛盾B.外部矛盾C.主要矛盾D.特殊矛盾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C.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8.人生观是人们A.对自然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对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和看法D.对人的思维方法的观点和看法8.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

3、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9.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3.人的私有观念是随着A.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C.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原始社会的解体而产生D.私有制的岀现而产生14.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从内容上看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B.螺旋式或波浪式曲折前进C.无休止的量变过程D.直线前进的过程1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

4、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6・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B.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C.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17.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B.存在就是被感知C.理在事先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18.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揭示客观规律D.创立科学理论19.认识的起点事A.社会存在B.感觉C.理性认识D.客观世界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事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17.从

5、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A.是不确定的B.是确定不变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是不可捉摸的18.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B.产品分配不均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19.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同志能够成才,是由于自学者个人的主观努力,各级自学考试办公室创造的有利条件,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A.一因多果B.同果异因C.一果多因D.同因异果20.“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

6、理21.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现象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22.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D.人们的社会分工状况2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社会发展规律B.客观物质世界C.社会实践D.物质统一性24.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作用B.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抹杀意识形式的主观性D.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25.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A.

7、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D.它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17.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17.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8.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D.生产关系对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