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

ID:35505173

大小:59.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_第1页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_第2页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_第3页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_第4页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复习计划及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册)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二、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牛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多数学牛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班级屮,均为中等学生,拔尖学生少,而另一部分的则是智力水平低下,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相应的复习计划,尽

2、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四、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安排:1、长度单位一一1课时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邙艮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2,角的初步认识一一1课时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3.观察物体——1课时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4.数学广角——1课

3、时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7、应用题——1课时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五、复习的具体措施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

4、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牛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

5、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测量)复习要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估计简单的物体长度,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练习:(1)大拘指的指甲宽大约是()厘米。张开双臂长大约是()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课桌高约70()数学书长21()宽15()教室门高约2()电线杆高约15()教室黑板长约4()宽约1()床长约2()教室里讲台高约1()字典厚3

6、()大树高约10();教室长约8(),宽约7(),高约3()一座桥长约30()东方明珠电视台高465()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大约是1()餐桌高度大约是1(),椅子高度大约是60()2、知道厘米和米是表示长度的单位。知道1米=10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计算:1米一70厘米二()厘米3、测量。(1)复习测量的方法,0刻度线对准一个端点,尺子沿着线段,读出另一端点上的刻度。(2)复习用非“0”刻度线作为起点的测量读数法。(3)判断:下而的测量方法正确吗?4、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直的线。5、画线段。画规定长度的线段。6、数线段。第二课时: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复习要点:1、用竖式

7、计算的笔算法则。2、37+2□是进位加法,□里最小填()。3、35—2□是退位减法,□里最小填()。4、乘加乘减算式写法。(注意不要数错图形的数量)5、猜竖式谜。6、根据8、7写得数尽可能大的算式。7、根据19、25、7写得数尽可能小的算式。8、比大小。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0、用竖式计算时,横式得数不要漏下。11>估算。12、文字题。(1)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2)8的5倍是多少?(3)比65小17的数是多少?(4)63比47多多少?(5)25比48少多少?(6)比32大18的数是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