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ID:35508232

大小:58.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牛的学习效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将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问题的导入到问题的创设都町以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一、问题情境的定义问题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屮,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牛的住活实际及认知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悄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地进行探索

2、、实践体验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的。二、在高屮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1.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岀学牛的主体作用,也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从而让数学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牛动活泼的过程,而不只是沉闷的教学环境。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屮,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地创设出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

3、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譬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上册“对数”的过程屮,教师可以先设计出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手中这张纸厚度为0.065cm,对折30次,请问同学们现在的纸的厚度是多少?待学生参与谈论过后,教师町以适时说出:经过计算,纸的厚度将超过10朋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一答案揭晓,学生质疑答案,认为教师的答案是错课的,于是有部分学生开始列式计算:0.065X230,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建议,计算230不仅费时、正确率还不高,只要学生学习了对数,就可以很快计算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先是激发出学生的

4、学习兴趣,再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使学生町以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2.创设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太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威严导致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成为学主学习当屮的引导者与指导者,而不是课堂控制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知道团结协作对自身发展的匝要性,这样既冇利于培养学生具冇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

5、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多的知识。三、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1•诱发问题思维,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山学牛开展,特别是在改进学牛的思维方式时,教师更应该创设出问题情境。因为创设问题情境既町以激发学牛的自主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成熟,而fl•可以从另外一个介度去思考问题。譬如说,在教学“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过程屮,教师可以先利用已有的资源向学生提问如:如果把用在空中的风扇和靠在墙上的扫把看成是一条直线,

6、请问:直线与平血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以使教师与学生Z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教师也对以将优秀的数学思维活动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肓处于一个良好且探索的环境中,进而诱发出学生的问题思维。2.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为了能够在高屮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创设出问题情境,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并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这两者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一定要知道只冇贴近学生的LI常生活,才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

7、内在动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只有把复杂且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综上所述,在髙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纶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捉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理应根据学科特点去渗透学科思维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结合教学现状探索出更适合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问题情境发挥出作用,提高学牛的学习效率,进而促使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Interes

8、tisstudents"motivationtolearn,butalsothesourceofstudents*learnin匕so,intheprocessofmathematicsteaching,teachersmustadoptflexibleandvariedformsofteaching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mobilizethestudents'subjectiveinitiative,makestudent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