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ID:35527050

大小:132.0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25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南省红河州2015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nn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巻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U!24.《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

2、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n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24.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从《春秋》、《史记》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B.求真、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2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犊,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3、。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D.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2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4.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4、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譽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25.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B.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2

5、4.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25.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會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6、“分别指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A.辛亥革命、《共同纲领》v十五大提出肆依法治国”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H—届三中全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26.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A.雅典土地与资匮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A.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D.殖民扩张会带灾难33•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这一史学观反映出的

7、世界历史的特点是A.趋同性B.全球C.多样性D.整体性34.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A.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B.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C.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D.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