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ID:35527352

大小:55.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_第1页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_第2页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2013-09-3011:49:25)转载▼标签:杂谈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一)人员因素的分析: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2、冇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冇操作证、资格证?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5、是否按吋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千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

2、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杳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7、是否“四清楚S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虽、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乞(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9、技能是否対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13、是否对布置

3、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扭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冇可操作性?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二)机械因素的分析:1、是否建立了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保养规范?2、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血检查吗?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有无漏检?3、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机器保养?冇无隐患

4、?4、新机器设备有无进行“四新”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5、有无配备灭火器材?是否有效?6、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有无与其他设备同吋作业互相受到影响?7、作业机械或工属具是否符合作业工艺要求?选型对不对?负荷够不够?8、设备有无带病运行?有无缺失操作指示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9、设备维修作业是否符合规范?冇无对液压部件的维修实施泄压和进行保护支撑?10、设备停用或待修期间有无悬挂和设置醒目的“禁止使用”标示?11、有无私白改动操作性能及各种装置、仪表的功用和设备电器线路?12、该机器设备有无进行资质机构的审验和检测?13、该机器设备的生产、维修单位是否有资质?14、设备是否备案

5、?识别号码、车辆牌照是否固定和醒口并对应?15、设备点检表、检测报告是否定置存放和有效保存?16、是否符合人性化设计?……(三)材料因素的分析:1、材料是否通过正规渠道购置?是否进行入厂检验?2、规格型号对吗?尺寸负荷够吗?3、有保质期吗?是否过期?钢丝绳是否符合要求?4、材料或货物有无原残?是否进行操作前的检查?5、是否符合堆码规范?重不压轻,不准超高浮放,放置稳妥吗?6、叉运易滑动或易损货物时,是否采取固定措施并低速行驶?7、运输货物有无超高、超宽、超长?货物装载是否平稳、牢靠,重心分配均匀?叉运影响观察的超大货物是否倒车行驶?8、货物是否会撒漏、脱落?困扎牢靠吗?

6、9、料适应环境吗?是否防水、防倒置?材料混放有无化学反应?(四)方法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因素的分析:1、是否按照规定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机器点检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安全奖惩制度、班前工作制度等?是否发布了纸质文件?2、是否有作业工艺和安全方案、操作规程?是否发布了纸质文件?3、作业工艺和维修方案、操作规程写的明白吗?具有•操作性吗?是否持续改进?4、工作人员是否熟知作业的工艺、方案、操作规程?5、是否落实班前安全工作会议制度?是否对安排的工作和提出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的执行进行检查?6、操作合法吗?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作业票?

7、维修派工单?动火作业证?7、是否违章指挥?有无指挥人员?是否按照指挥手势作业?8、是否按照维修工艺和操作工艺的要求作业?拆解轮胎和安装钢丝绳是否严格落实工艺标准?9、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収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吋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10、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11、是否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是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措施的演练?是否对应急捲施进行冇效性的评佔,并进行持续改进?12、是否有效落实?是否进行安全工作考核?(五)环境因素的分析:1、作业环境、光照、温度等因素告知了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