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ID:35529826

大小:57.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目前,晚秋蚕常见的蚕病主要有脓病、空头病、倒病、白僵病、农药中毒等。其中脓病的发生率最高,占发病蚕种的80%以上。近年来呈日趋严重的态势,导致许多蚕农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严重挫伤蚕农的积极性,宜接影响当前蚕桑生产的稳定。1脓病的发病症状脓病一般分为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2种,属于病毒病,其病毒粘附在桑叶上被蚕食下造成传染。脓病一•般都是在迟眠蚕(青头蚕)中先发生,然后逐步扩散[1・2]。据统计,晚秋蚕期间多发的脓病,有90%以上为血液型脓病,其主要症状:病蚕体壁紧张,体

2、色乳白,狂躁爬行,剪去尾角或腹足滴出的血液呈乳白色。传播蔓延速度极快,危害性特大。主耍是由于病蚕体壁易破,流出的脓汁污染坏境、桑叶,使其他蚕食下传染。2脓病发生的原因2」对消毒防病工作重视不够,往往重治轻防众所周知,病原物的存在是蚕病发生的前提条件,养蚕环境小肯定有使蚕致病的病原物存在,晚秋蚕多发脓病止是因为环境屮存在使蚕发病的病毒。许多养蚕户不了解脓病的病毒在常温下有2年左右的潜伏期,忽视养蚕前的消毒准备工作,有的其至认为不消毒照样能养好蚕,直接导致消毒不彻底、不全面。即使消毒也只是走过场而已,只对

3、地面、蚕架、蚕赢进行消毒,而蚕室四周、四壁、屋顶不进行消毒,且对消毒药品的用量及用法也不了解,起不到真正的消毒作用。由于病蚕基本上不吃食,采用喷洒桑叶或体喷方法,难以达到很好疗效,因此一旦发生脓病,只能控制传染,保护健康的蚕。目前蚕药市场混乱,个别伪劣蚕药混迹于当地蚕药市场,更有一些蚕药经营者利用蚕农急于寻找“蚕有病一用就好的蚕药”的良好愿望,大量引进所谓对脓病等病毒病有效的治疗药剂,所谓既治病乂增丝的药剂,将蚕病防治工作导向歧途,致使蚕病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蚕农蒙受经济损失。2.2外部坏境因素多变的

4、外部环境也是造成晚秋脓病多发的重要因索,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养蚕水平下降,操作粗放。近年來随着蚕桑生产步入低谷,比价效应逐年下降。蚕农的积极性不高,养蚕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肯精心饲养,不愿及吋稀座,分批提青等关键措施不能落实到位,造成病弱蚕增多,整体的抗病性下降。蚕农对脓病的防治观念存在差异,病蚕、蚕沙随意乱丢、摊晒,不经深埋发酵便还入桑园,人为扩大了病原体传播的范围,增加了感染机会。②与桑树害虫发生交叉传染机会多。如果晚秋蚕期间,桑螟大暴发,平均虫量达到150万头/hm2,桑树中上部几乎张张叶

5、上有桑螟危害,增加了蚕与桑园害虫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桑螟排出的粪便又污染桑叶,导致桑叶的质量降低,叶质极差,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蚕儿食下这种营养不良的桑叶,抗病性减弱,龄期延匕发育不齐。稍有病毒感染,就会暴发脓病。③外部气候环境多变,晚秋蚕经常遇到高温天气,9月往往连续7d左右的最高气温口J达35°C,白館节气的气温达到了盛夏的温度,高温对蚕的整体生长影响极坏。小蚕期原先“十日赶三眠”,现在晚秋九口不到就已经三眠,蚕发育特快,龄期缩短,大小开差大,蚕体质差易发病。④金品种的抗病性差。近儿年试行春种秋养

6、,苏菊x明虎、871x872等春秋兼用品种,其茧质、产量在正常气温环境下都比较理想。但是其最大缺点是对脓病特别是血液型脓病的抗病性较差,基本无抗病性,而品种75新X7532,易养、产量略低,但相当稳定;导致养蚕过程中高产的农户产量可达45kg/张,而发病户一般产量很低,其金发生无产量的现彖。3脓病的防治措施对近几年晚秋期脓病多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减轻脓病的危害。3」防病工作贯彻整个养蚕过程①认真做好蚕丽、蚕后消毒工作。首先要清除病原积聚物,如蚕

7、沙粪、尸迹、脱皮物、尘埃旧柴笼等;其次洗刷蚕室、蚕具,清洁环境;最后用药剂消毒,务必喷洒全面,无死角漏洞,做到全面彻底清洁[3-4]o②蚕期中更要严格防病[5],大蚕期饲养更要有针对性的用足用好生石灰。1〜3龄要调节好温湿度,用叶要适熟偏嫩,蚕座要匀整。随蚕的食桑量不断增加,蚕的排泄物也增多,容易造成蚕座多湿,病毒污染,蚕期中耍经常用防病一号、蚕座净等消毒,4~5龄用新鲜生右灰确保蚕座干燥,扑灭病毒。③精心饲养,加强眠起处理,发现病蚕,严格淘汰。眠起处理是养蚕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求早提青、早分批。

8、青头蚕要选优质桑叶喂养,追赶大批。万一出现病弱蚕,要坚决拣净淘汰,决不姑息。只有精心饲养,才能壇强蚕的抗病性。3.2合理养蚕布局,改良蚕品种气候多变是影响晚秋蚕布局的因素之一。从气候变化发展来看,全球气候变暖,晚秋蚕的布局可以适当推迟到9Hisn左右发种,但又将面临晚秋治虫保叶难题。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桑园虫1」密度,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另外,加大适宜晩秋季节饲养的蚕品种的选育力度,选育既能很好抗脓病,乂能够稳产、高质的优良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