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ID:35532992

大小:124.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5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丈期中试卷2011.11温馨提示: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

2、'可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并交回。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归省(shQng)徜徉(chang)昏昧(mei)B.自诩(xti)浩淼(mido)呜咽(ye)C.家眷(juan)积攒(zan)沉淀(ding)D.播掇(cuan)重阳(chong)擂鼓(lei

3、)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通过运博会的举办,使得扬州人对运河的感恩之心得到了凝聚。(B)本届运博会开幕之前,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举办了一系列诸如“爱运河、爱扬州、爱生活”。(C)扬州百姓自编自演的运河民歌、扬州评话、威风锣鼓等节目,为即将到来的运博会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D)扬州市政府正在加紧建设运河博览城,规划建设近100个左右大大小小的专题博物馆,以加厚扬州运博会的文化底蕴和可观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样雅致的漆器屏风,再配上这

4、般端正清秀的书法,确实让人赏心悦目。B.一个熟悉扬州历史的人,一般不会把普通书画家和扬州八怪相提并论。C.要弄清事实真相,就不能轻信道听途说,必须亲自去调查、研究,用口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D.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_,_,_,_o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①峰峦起伏跌宕②犬空蔚蓝辽远③溪水清澈如镜④山谷一片清幽A.④

5、③①②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冇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冇错误的一项是(3分)A.《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它告诫人们耍随着情势的变化而采取和应的対策。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C.《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D.《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

6、西风情。3.读下血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III字格内,4分)在chuang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扬州市民怀着建设美好家园的chOng憬,齐心xiQ力,众志成城,使古城扬州更加秀美、文明,焕发出xudn丽的青春。7.默写。(每空1分,共9分)但愿人长久,A(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母亲呵,天上的风雨來了,▲。(冰心《母亲》)(4)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5)青山有幸埋忠骨,▲

7、°(杭州岳墓对联)(6)▲,江春入

8、

9、」年。(王湾《次北固山下》)(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述以为船慢。(鲁迅《社戏》)(8)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9分)(1)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右图的內容。(3分)・(2)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3分)(3)如果你看到正在墙上写此类文字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二、阅读理解(5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

10、成第9题。(6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後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9.⑴诗的第一联屮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一▲,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2分)⑵示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I•分推崇,请你从诗屮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吊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來。▲o(4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甲】郑人冇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Z其坐。至Z市,而忘操Z。已得履,口:“吾忘持度!”反归取Z。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Z以足?”□:

11、"宁信度,无自信也。”【乙】宋人有悯具苗之不长而报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具人曰:“今H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①箍(ya):拔。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④槁(gao):枯死。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白度具足(▲)(2)至之市(▲)(3)及反(▲)(4)非徙无益(▲)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忘操之”和“昂首观之”(《幼时记趣》)中“之”都相当于“的”,用法相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