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

ID:35533573

大小:63.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_第1页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_第2页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_第3页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_第4页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李仕才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2.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3.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一.句子的理解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儿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坏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

2、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彖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小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女山“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

3、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Z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4、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牛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屮“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

5、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屮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女山“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Z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

6、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一.文言翻译的原则:1.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2.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3.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耍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小练习]依据信、达、雅的原则,翻译下列文言语句。①惟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岀于此乎。④岂若吾乡邻Z旦旦有

7、是哉。⑤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⑥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二.翻译的技法。1.“留”字法。对原文屮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翻译时釆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在这时,凭大屮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2.“对”字法。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女口:“臣闻求木Z长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

8、……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